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管策邱志傑雙個展元旦首展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1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年1月1日,末日年的第一天,有著二十多年交情的幾位當代藝術界大佬管策、邱志傑、沈其斌等人在錢塘江畔的天仁合藝藝術中心聚首,為天仁合藝2012“雙城記”中國新繪畫系列雙個展揭幕。首秀即推出管策《冷記憶》、邱志傑《如來》兩個質量上乘用力極深的獨立個展,讓人們對“雙城記”在接下來一年中的表現充滿期待。

  兩位傑出的藝術家分別帶來他們在2011年為“雙城記”量身定做的十余件作品,所有作品都是首次亮相,讓杭州的當代藝術愛好者們大飽眼福。儘管兩位藝術家風格迥異,但他們的參展作品都體現了“中國新繪畫”的共同點:既有超一流的中國水墨畫的筆墨、意蘊、精氣神,有具有當代藝術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樣式。

  邱志傑《如來》系列是一組等人高的紙質佛頭,一幅幅寓意著現世社會生存生態的圖景如昆蟲、鱷魚吃蝴蝶、鷸蚌、食物鏈、豬操羊等以水墨的方式被繪于佛之面頰,纏繞在如來的眉、眼、鼻、耳、唇之間,給觀者極大不舒適之感的同時又發人深省、提頓神經,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佛頭這個載體上不僅集成了中國畫的詩書畫印,還有貼有金箔,這是藝術家對東方元素信手拈來的運用。相比起邱志傑以往宏大敘事的作品,《如來》更為平和沉靜,是作者對當下中國社會和文化種種衝突的一種反應。

  管策個展《冷記憶》由“冷記憶”和“亂象節氣”兩部分組成。“《冷記憶》是國外一本書的名字,通過對過去的整理,形成對它的認識,這就是冷記憶,冷有理性的元素在裏面。”藝術家如是説。管策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綜合材料之父,是八五新潮的旗手之一,他將工作室建於距離南京一百多公里的高淳縣林場之中,一週有四天居於竹林,遠離世俗與塵囂的創作環境讓他的畫面寧靜含蓄而沉著。2011年,管策以工作室周邊的實景為素材,用照相機記錄了當地的二十四節氣,他發現幾乎所有的節氣發生之時,都與民間關於該節氣的記錄大相徑庭,比如《穀雨》那一天本應是雨水最豐富,但藝術家捕捉的畫面卻是乾涸開裂的土地,氣候如此錯亂,因此謂之《亂象節氣》。

  管策的畫面以灰色調為主,攝影圖片是他最原始的材料,然後在上面加入膠水、沙子等材料,將圖片本身的性質淡化,水墨畫的意蘊反而得到提升,作品泥灰色的色調像一面面承載著時空與歷史變遷的墻,藝術家在每一張畫面上寫有不多不少三兩行文字,看似隨意之筆,卻是作品最精彩之處,仿佛中國畫之題跋,賦予畫面更多人文關懷,帶領觀者進入“冷記憶”的時空。

  “雙城記”中國新繪畫系列展覽策展人沈其斌介紹,“雙城記”這個名字來源於英國小説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説《雙城記》,講述法國大革命前後兩種新舊社會的對抗、複雜、糾結、矛盾,人處在那個階段的迷茫、痛苦、掙扎。“我們今天的中國也恰恰正處在社會驟變、價值觀衝撞的階段,原有的中國人文思想、田園詩化生活轉向功利主義、物質主義氾濫,整個社會處在種種矛盾和糾結當中,今天的藝術家正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把這樣的概念和大的背景給藝術家描述清楚,然後請他們做為一個個體,對這樣的背景,怎樣用文化的角度去反應,所以展覽的名字叫“雙城記”中國新繪畫系列展覽。

  對於兩位老友的新作,沈其斌認為雖然創作時間僅一年,但所有作品都是他們幾十年藝術生涯積累之後的厚積薄發,也是他們智慧的體現。

熱詞:

  • 雙城記
  • 管策
  • 冷記憶
  • 如來
  • 藝術家
  • 志傑
  • 亂象節氣
  • 穀雨
  • 佛頭
  • 水墨畫
  • 搜索更多雙城記 管策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