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國産奶集體再漲價被指價格聯盟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網絡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自從洋品牌惠氏高端奶粉去年12月價格上浮8%,每罐價格突破400元後,國産奶粉也按捺不住了。伊利、三元日前宣佈部分乳製品從2012年元旦起開始上調價格,每箱漲1元到2元。蒙牛也已經口頭通知賣場,將對低溫奶進行提價。

  值得注意的是,從“三聚氰胺門”到“早熟門”、“生鮮乳國標降低門”,再到最近的“黃曲霉毒素M1超標門”,國産奶製品已經“傷透”了消費者的心。此次乳業巨頭的集體提價距離“黃曲黴素事件”不到一週時間。

  “漲”聲再起 價格聯盟?

  昨日,記者在世紀聯華浦電路店看到,蒙牛、伊利的部分牛奶已經開始漲價,如蒙牛未來星(190毫升)原售價3.3元漲至3.55元。

  “過幾天可能漲價的品種會多一點,現在很多品種還是在賣庫存。”超市的售貨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對於此輪漲價,乳企給出的理由均為原材料及勞動力價格上升導致的成本上升。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漲價更大程度上是利用漲價來完成企業設定的目標,增厚業績和利潤。但也有觀點認為,龍頭企業同時漲價也難逃“價格聯盟”的嫌疑。

  “這次提價主要是對前期成本上升的補漲,因為從去年開始原奶價格就持續上漲,比如包裝、人工等,但是企業因國家發改委約束的影響,一直沒敢輕易漲價。”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過也不能排除“聯合漲價”的嫌疑。

  問題叢生 何苦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在記者的採訪中,一位正在超市購買牛奶的消費者對記者表示,“乳製品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只能增加生活成本,不會因為價格上漲而放棄喝牛奶。關鍵問題是,價格漲了,質量問題能夠保證好。”

  數據顯示,國産洋産奶粉都深陷“質量門”後,消費者對洋品牌的信賴度大幅上升。以海外代購洋奶粉為例,據海關統計,不計海外代購等灰色渠道,2011年1-11月份我國共進口嬰幼兒零售包裝食品(80%為嬰兒配方奶粉)7.11萬噸,同比增長16.3%, 總價7.79億美元。

  “此前,種種質量問題已經嚴重打擊到了國內乳製品行業,這也為更多的洋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埋下伏筆。”一位乳製品行業的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從目前局勢來看,行業危機尚未消失,企業選擇在此階段集體漲價並不合適,負面新聞加上漲價行為,必將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情緒,損害企業形象。

  記者 史燕君 實習生 李慧 《 國際金融報 》

熱詞:

  • 價格聯盟
  • 集體漲價
  • 國際金融報
  • 價格上漲
  • 質量門
  • 國産
  • 價格漲
  • 國際金融報
  • 乳製品行業
  • 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