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感受生命的色彩──史鐵生文學創作研討會側記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5日 18: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廖翊)1月4日上午,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響起了鋼琴聲。這首出現在電影《泰坦尼克號》沉船之時、寫照生命崇高意志的動人樂曲,徐徐拉開中國作協當日舉行的史鐵生文學創作研討會序幕。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史鐵生61歲的生日。這位一年前去世的作家,曾作為知青插隊延安,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1998年因腎衰竭導致尿毒症。在他的創作生涯中,寫下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等優秀中短篇小説,長篇小説《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著名散文《我與地壇》等。其《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説獎,《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

  “在這樣一個日子,我們中國作協邀請首都部分作家、評論家和史鐵生的生前好友,以這種樸素安靜的方式與他對話和交流,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的致辭平靜而充滿感情。

  研討會進行中,播放著回望史鐵生的短片《生命的色彩》,一張張照片,一段段錄像,一行行文字,一聲聲敘述,讓觀者閃爍淚光──與其是研討史鐵生的文學創作,不如説是感受和追問他艱難而偉大的生命!

  “我感到,鐵生又回到了我們中間。”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回憶,“平日鐵生的安靜、安詳,撫慰式的微笑,使他成為巨大氣場。他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思考著社會人生,甚至思考著宇宙,給我們回答了很多關於文學、人類命運和困境等許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作家學習。”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表示,正因為自己與史鐵生有同樣的境遇,對史鐵生有了更多的敬意。

  “當一個男人把咀嚼痛苦當生命意志,那就是英雄。他在痛苦中寫下了那麼多有價值、有重量的文字,是我們中國作家隊伍的真英雄。他活在喧囂之外,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家,他的偉大在於讓生命回歸本真。”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著名作家胡平也對史鐵生將殘疾視作“上天給予自己的禮物”表示由衷的感動和敬佩。

  “他一直追尋‘寫作’與‘活著’的關係,並認定自己是因活著而寫作,在承受苦難中完善著自己的人生,實現了從文學家到哲學家的轉變。”

  胡平認為,在一個缺乏崇高感的時代,史鐵生努力接近“崇高”的目標,“他的寫作,致力於提升人的靈魂。他坐在輪椅上,卻比常人走得遠;身體不能到達的地方,他的眼睛和心靈能夠到達;他的地壇連接著天壇,以及更遠的世界。”

  研討會大廳,布展著史鐵生不同時期的照片,溫暖地微笑著。每個人手裏,發放著最新的紀念文章──史鐵生的妹妹史嵐以細膩筆觸寫就的《天上人間,相距並不遙遠》……

  史鐵生中學同學、作家劉慶邦也趕到了現場。他説:“史鐵生善良的天性,高尚的心靈,悲憫的情懷,決定了他生命的質量。有人認為文學是一種混沌的狀態,其實,從廣大作家、讀者對史鐵生的懷念、尊重,可以看到文學的存在和標準。”。

  “今天我們舉行史鐵生文學創作研討會,為的是讓我們回到文學本身,重新出發,奮力前行。”鐵凝表示。

  “有人説你就要離開村莊,我們將懷念你的微笑。你的眼睛比太陽更明亮,永遠照耀在我的身上……”在《紅河谷》的歌聲中,人們靜靜走出研討會大廳。

熱詞:

  • 史鐵生
  • 文學創作
  • 生命意志
  • 務虛筆記
  • 命若琴弦
  • 泰坦尼克號
  • 紅河谷
  • 病隙碎筆
  • 天上人間,相距並不遙遠
  • 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