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放棄土地財政絕非不可承受之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5日 0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等城市的實踐證明,地方政府應主動適應“土地財政”不可持續的事實,主動進行産業結構調整,通過扶持實體經濟,涵養持續的稅源。

  據《新京報》報道,記者根據官方信息統計,2011年北京土地出讓金達到1055億,但與創造歷史紀錄的2010年相比下降35.7%。此前,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2011年中國130個城市土地市場交易情報》顯示,2011年全國13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8634.4億元,同比減少13%。

  儘管2011年全國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暫時還沒有權威數據,但2011年土地出讓收入遠低於2010年的2.9萬億元已成定局。細析原因,除了過去兩年房地産開發過熱等非正常因素外,還有2011年對房地産的嚴厲調控,導致開發商資金鏈緊張,以及對整個房地産的未來不看好而導致拿地熱情不高有很大關係。

  同時也應看到,中央在強調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同時,特別強調要抓住房價下調的契機,抓緊出臺治本之策,而今年房産稅擴大試點就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

  在中國房地産調控從政策調控轉向制度建設的同時,房價出現再次非理性上漲已成為小概率事件。中國房地産已在逐步告別暴利的上半場,回歸合理利潤的常態。這意味著,未來土地市場也不可能再次出現井噴和瘋狂的態勢,地方政府依靠土地收入的大幅增加來維持財政收入的時代也漸進尾聲。中國“土地財政”的拐點已在2011年隱現。

  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已提前為告別“土地財政”進行著努力。以北京為例,2011年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是全國最嚴的,京城樓市交易迅速降溫。統計顯示,2011年北京新建住宅成交90605套,同比跌幅達到18.4%,新建住宅總成交面積6年中首次跌破1000萬平方米,二手房交易創下了三年來新低,使得北京的土地收入銳減。

  但即便如此,2011年北京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006.3億元,同比增長了27.7%。從原因看,除了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推動外,中關村示範區的發展、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使得北京在土地收入減少的情況下,依舊確保了財政收入的高增長。

  北京等城市的實踐證明,“土地財政”的淡出,絕非什麼不可承受之重。只要主動放棄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才能真正形成持續而良好的地方政府的收入結構。地方政府應該主動適應“土地財政”不可持續的事實,主動進行産業結構的調整,通過扶持實體經濟,涵養持續的稅源,而不是放鬆對房地産的調控,繼續強化對房地産的依賴。

  放棄“土地財政”,是中國經濟轉型中的陣痛,但這是必須做出的選擇。(馬光遠)

熱詞:

  • 土地財政
  • 土地出讓金
  • 土地市場
  • 成交面積
  • 京城樓市
  • 房價
  • 上半場
  • 中國房地産
  • 實體經濟
  • 城市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