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荊楚網:春晚和趙本山,到底誰是"雞肋"?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06: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京報》12月28日報道:趙本山春晚小品一直是歷年春晚的最高機密,近日頻頻放出“煙幕彈”。早前總導演哈文透露是“公益題材”,日前又有消息稱是“《不差錢》的概念延續”。27日,記者就此致電趙本山春晚小品御用編劇尹琪,他否認了“劇本大綱外泄”的傳言,透露趙本山仍扮演農民大叔,小品內容與老年人獻愛心有關。

  當“春晚”還是“春晚”的時候,也就是馬季賣宇宙牌香煙的時候,春晚只是一個臺子一塊幕布外加幾個演員,經濟實惠,又“不差笑料”與文化,那時候的春晚讓人懷念。而當春晚到了“不差錢”的時候,春晚則成了豪華的舞臺劇。弄個本子就跟國家高度機密似的,弄個演員就跟“鍋貼”粘住了永遠扒不下去似的,弄個廣告就跟個“酒鬼論道”似的,不知道什麼才叫作“惡俗”?還有那位出了事的“大鬍子哥”,原來都是花了錢“買料”的角兒,“春晚”除了“差錢”,到底還差什麼?

  “十六床”的事兒,是説的傻子,賣拐的事兒,説的是殘疾人,賣輪椅的事兒,説的是偏癱病人,中國的殘疾同胞們,咋就成了春晚乃至趙本山小品裏的主角了呢?趙本山出道贏得春晚,本身是一件大好事,但趙本山“佔據”春晚,又算怎麼回事呢?梅蘭芳侯寶林這些老一輩演員,假如其時也有“春晚”的話,永遠都那麼三兩個人輪番唱“春晚大戲”,有意思嗎?何況是趙本山這種以“二人轉”為看家本領的地方劇種演員?梅蘭芳的京劇是國粹級,梅蘭芳是大師級,也根本沒有必要逢“春晚”必上,那麼,趙本山何苦燦爛了自己再捎帶著“炫徒弟”呢?

  也就是説,十三億人一台戲,本身就是“雞肋”。春晚回歸李谷一馬季時代那種簡樸化的春晚而不是弄得越大越好,才可能找回點文化底蘊,雞肋才可能是“全雞”,才可能給觀眾以正常的營養,否則就是一種“假大空”假唱炫舞臺電腦技術而空洞,這樣的春晚不是雞肋又是什麼?

  趙本山也一樣,即便自己永遠不會出現江郎才盡的那一天,永遠是春晚上的國家極密級包袱,年年看一個人演了瞎子演偏癱,演了偏癱再演人體缺陷,這真是地上一個猴,樹上騎個猴,有意思嗎?

  往大的文化發展範疇裏説,清宮戲辮子戲後宮戲以及脂粉戲,表現著一種骨子裏的墮落與文化脂粉缺乏症補償心理,正是現實主義題材被冷落棄置之後,才有了這種虛無脂粉的補償填空。“商女不知亡國恨”,唱衰的又是什麼呢?

  春晚要“接地氣”,要走向民間民眾,不要假大空,否則,不僅是一盤雞肋獻給廣大觀眾嚼不出多少味道,還可能離人民群眾越來越遠,越來越“漂浮”——跟官員“漂浮照”一樣的姿態。

熱詞:

  • 春晚
  • 荊楚網
  • 雞肋
  • 趙本山小品
  • 劇本大綱
  • 演員
  • 佔據
  • 鍋貼
  • 二人轉
  • 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