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走基層 聽民聲:邊防三連:沒有圍墻的花園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0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雲南普洱1月3日電(記者劉永華、朱映濤)白色的柵欄裏,如茵的草地上,盛開的三角梅和蒼翠的散尾葵旁,是挂角飛檐的涼亭,是藍瓦白墻的屋舍……

  這不是公園,而是坐落在雲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重重大山裏的邊防某團三連的營區。

  這是一座開放的園林式營院,沒有圍墻。

  “我們團所有的連隊都已經拆除了圍墻,因地制宜建起了美麗的花園,大的像三連這樣的,能有六七畝。”邊防某團政治處副主任耿樹祥介紹説。

  幾年前,按照上級統一部署,駐紮在中老、中越邊境的邊防某團開始重新整治一線邊防連隊營區。

  許多常年駐守在大山深處的邊防官兵紛紛提出,在社會文化多元發展、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應該把建設與時代相適應的軍營文化納入整治的範疇。

  “於是,上級大膽決定,在建設新營房的同時,拆除圍墻,建設開放式、園林式營區,並提出了新營區‘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綠’的建設要求。”耿樹祥説。

  接下來的幾年裏,三連官兵自己動手,從山上挖來成片的草皮,種上一顆顆樹木,又從幾公里外的河邊搬來一塊塊巨石,刻上軍旅格言、古代著名邊塞詩詞,又建起涼亭,安上石桌石凳,硬是把營區變成了花園。

  “剛來邊防的時候,家裏人都很擔心邊防條件艱苦,我告訴他們,我們連隊建設得就像旅游山莊一樣。”去年底才入伍的寧波籍戰士諸澤鑫自豪地説。

  現在,三連官兵在巡邏執勤之餘,在花園的涼亭裏、石凳上,看看書、打打牌、聊聊天,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特別是在連隊的“老撾語角”和“越南語角”,每一顆榕樹底下,都有一塊刻着越南、老撾兩種日常巡邏用語的石頭,戰士們有空總要在裏面轉上一轉,真正地做到了寓教於樂。

  “連隊距離邊境線直線距離只有幾公里,雖然沒有圍墻,但官兵通過嚴格的巡邏執勤和周密細緻的計劃安排,同樣保證了部隊的萬無一失。”談起自己的營院,三連連長付濤信心十足。

  “在我看來,我們的開放式營院,還進一步融洽了官兵和駐地各族群眾的關係。”付濤説。

  三連駐地附近的大山裏,散落着一些哈尼族村寨。在連隊已經服役了9年的上士白貴發現,自從連隊的花園建成後,周末和節假日來連隊參觀慰問的哈尼族群眾就漸漸多了起來。

  部隊不失時機地推出了“民族文化進軍營、軍營文化進村寨”活動:在營區舉辦電影晚會、與附近村寨合辦圖書室、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總之,我們鼓勵一線官兵以各種方式向附近村寨的各族群眾學民族語言、交民族朋友、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識民風民俗,這樣,就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營區的功能,使它成為增進軍地交流、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場所。”耿樹祥説。

  近年來,每逢建軍節、國慶節,當地的哈尼族群眾總要扶老攜幼,自發聚集到連隊。夜幕降臨,連隊操場中間燃起篝火,熱情的群眾紛紛拉着官兵一起跳起歡快的“啊迷車”舞蹈。

熱詞:

  • 連隊
  • 營區
  • 澤鑫
  • 白貴
  • 花園
  • 官兵
  • 邊防官兵
  • 民聲
  • 圍墻
  •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