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乳源水源宮瑤胞走上“五彩”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03: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瑤胞們慶祝喬遷頗具民族特色的新居。谷立輝 鄭東紅 賴南坡 鐘華 攝

  ●南方日報記者 谷立輝

  通訊員 鄭東紅 賴南坡 鐘華

  連日來,乳源瑤族自治縣遊溪鎮水源宮八一瑤族新村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瑤胞陸續搬進新居。一位瑤胞新居前的對聯説得好:“喬新居不忘雙到政策好,賀新喜常懷軍隊係民情;橫批:幸福瑤家。”八一瑤族新村是乳源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整村推進的一個縮影,兩年來,該縣啟動了9個“兩不具備”村莊搬遷和16個整村推進項目,改造貧困村危房2700戶。元旦前,2700戶中絕大多數已經在新居迎新年。

  近日,筆者走進八一瑤族新村,正逢62歲的村民趙志福搬新居。他告訴筆者,新房148平方米,總造價近10萬元,自己僅出2萬元,雖然沒多少積蓄,但親戚朋友幾百、幾千地借給他,一定要讓他住上新房。他説,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沒什麼負擔了,老兩口養兩頭豬,通過“耕山”應該可以還得起。筆者看到,在爆竹聲中,用杉木簡易搭成長凳的瑤家長桌宴擺起來,村子裏飄散著瑤家“苦爽酒”香……而趙志福的外甥們在宴席散後,仍意猶未盡地划拳喝酒。

  水源宮原是遊溪鎮大竂坑村委會下轄的一個瑤族自然村,全村有88戶374人,其中貧困戶56戶236人。全省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以來,廣東省軍區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全體官兵無私捐贈700多萬元援助水源宮實施拆舊建新工程;韶關市委、市政府也大力支持建設獨具特色的瑤族新村。

  該工程于2011年4月27日動工,9月完工,興建了88套瑤家吊腳樓,總建築面積1.4萬多平方米,同時完善道路、水圳、街巷、路燈和綠化等設施,總投入1700多萬元。瑤族同胞飲水思源,將原來水源宮村更名為水源宮八一瑤族新村。

  今日水源宮,舊貌換新顏。村小組長趙志學説,瑤胞靠山吃山,原來住在大竂坑深山裏,住的是茅草樹皮屋,基本沒有泥磚房;上世紀60年代搬遷到水源宮,住上了泥磚房,但很少紅磚房;現在在省、市、縣三級幫扶下,村民一下子住進了整齊劃一的新村。

  筆者注意到,八一瑤族新村興建的吊腳樓更多地融入了瑤家的“五彩文化”元素,以米黃色粉墻,瓦取藍色,吊腳樓的柱子和欄杆圖案取紅色,圖案中的梧桐樹、男女人形、布穀鳥、蓮花等圖案,也都代表吉利祥和,顯現了瑤胞生活的喜慶吉祥和恬靜怡然。村中73歲的趙阿婆和丈夫“夫唱婦隨”,她將棕絲擼成一股股細小的棕繩,而他將三股棕繩纏成一股,就成了農家用於挑籮筐的棕繩;冬日暖陽下,瑤家婦女們聚在一起拿著瑤繡飛針走線。筆者一直想探究瑤家煙熏肉的製作,趙志學笑著説,要到“小年”(年初二十四),每家每戶殺豬後才開始熏制……

  安居仍需樂業。據了解,水源宮八一瑤族新村未來將主要發展旅遊業和觀光農業,利用民族風情、自然生態資源建設國家4A級景區,包括建設中國瑤族生態第一村、“一河兩岸”綠色長廊和農業生態觀光園等,通過旅遊開發實現從傳統農業耕作向第三産業轉變,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生態産業,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設優質蔬菜、馬鈴薯、油茶等基地,帶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聯合縣內民營企業實施對口培訓勞力,加快勞動力轉移,解決當地群眾就業。

熱詞:

  • 水源宮
  • 五彩
  • 煙熏肉
  • 新村
  • 新居
  • 乳源
  • 棕繩
  • 一河兩岸
  • 小年
  • 吊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