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招不滿到坐不下 "新優質學校"是如何煉成的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02: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1月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每到招生季,上海師範大學附中附屬龍華中學常務副校長賀亞麗總會經歷一次“甜蜜的煩惱”──名額有限,可需求源源不斷。2011年,該校實際招生數突破180人,創下4個班每班45人的“班額之最”。

  招生如此火爆,可這所學校並非老牌名校,而是最新晉級本市“新優質學校”的1/25。如今,這25所並非“最有名的學校”,已然成為上海基礎教育的基準線,“非名校”正改變著人們的固有認識。

  【改變】從招不滿到坐不下

  2005年時,龍華中學曾遭遇過“生源滑鐵盧”。那年6月,學校計劃招生4個班,最終只有47人報到,無奈之下,只好設成“兩個小小班”。還沒等開學,又不斷有家長提出要轉學。當時,就連自己的教職員工也寧可捨近求遠把孩子送去其他學校讀書。

  從原來招不滿到現在坐不下,這是最直觀的改變。學生回歸是對教育質量的認可。這一點,龍華街道的文教幹部們感觸頗深──“過去問起子女在哪受教育,家長也不願意提‘龍華’兩個字。現在,父母們排著隊‘跟風’要把小孩送進龍華。”

  不僅僅是招生,龍華中學近年來還取得了一系列“零的突破”,不再“沒有立項課題”、“開不出拓展課”、“沒有高級教師”、“沒有學生獲獎”。

  【創造】

  讓教育也能量身定制

  是怎樣的創造讓這25所新優質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坐落于市中心的瞿溪路小學或許能幫助我們解開這個秘密。

  曾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戶籍子女同在一個課堂的較大落差讓老師們抱怨連連。一年級有六成學生只認識不到80個漢字,其中十多人認不全20個常用字。老師們“量身定做”設計教學,將知識點的學習、好習慣的養成和能力培養系統地組合起來,不輕易拔高教學目標,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一節節課落實、一個個階段推進。經過4年多努力,這項從語文開始的改革影響了每一門學科,這批學生因為有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和習慣,各科學習成績都令人滿意。

  “我們不能選擇學生,但我們可以選擇教學方式,把每一個學生都教好。”校長孫鳴軍的鼓勵讓老師們幹勁十足。

  【發展】

  辦好每一所身邊學校

  大力發展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是為了回應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緩解“擇校熱”。近年來,上海通過統一學校經費標準、教師收入、學校配置、師資隊伍,已基本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80所郊區學校接受中心城區優質學校委託管理,15所中心城區優質學校赴郊區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區公建配套學校“捆綁辦學”,讓優質學校拉動一批中小學“加速跑”。

  此次25所“非名校”入圍新優質學校。今後,這些“新優質學校”將率先試點運用上海首創的中小學生學業評價綠色指標,不再“唯分數論”,學習動力、學業負擔、師生關係、教師教學方式、校長課程領導力、學生社會經濟背景對學業成績的影響、學生品德行為、學生身心健康和跨年度進步等,均納入其中。

熱詞:

  • 優質教育資源
  • 學校計劃
  • 教師教學
  • 教學目標
  • 招生
  • 擇校熱
  • 唯分數論
  • 教師收入
  • 名校
  • 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