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孩子回家才算過節”——一位母親的臘八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3日 06: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1日電(記者王春燕)已經有六七年不過臘八節的五原縣農民張美蘭,在2011年的最後一天淘洗好“八寶米”,熬起了臘八粥,因為2012年的元旦剛好是臘八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張美蘭告訴記者,臘八節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她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勝豐鎮新華一社,家家戶戶都會在臘月初七夜裏熬上一鍋臘八粥,初八的一早,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

  在上世紀90年代,過臘八節在張美蘭家是件很隆重的事。每年臘月初八的一大早,天還沒亮,丈夫會把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而冬日裏賴床的兩個孩子也早早地穿戴好,等著早已香味四溢的臘八粥出鍋。張美蘭説:“那時候沒啥零食,一碗甜甜的臘八粥就讓這倆孩子惦記一宿。”

  臘八粥出鍋後,張美蘭會先盛上一碗,給家裏的雞、羊、豬、驢的食槽裏撒一點,再到院門口往院墻上抹一點。然後才輪到一家人吃。“這是村裏老輩人傳下來的講究,為了感謝今年豐收了,同時也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是個豐收年。”張美蘭回憶説。

  張美蘭26歲的女兒劉燕告訴記者,儘管小時候家裏年年都這樣做,但每到開學的時候,為了湊她和弟弟的學費,母親還是要挨家挨戶去借錢。

  張美蘭説,那時候真的是靠天吃飯,家裏種了20畝地,麥子要繳公糧,玉米種來喂豬,只有兩畝蜜瓜和5畝葵花是全家的經濟來源。但這點收入既要為來年的種子、化肥錢做打算,又要支撐一家人全年的開支,還有兩個孩子的學費,日子總是捉襟見肘。

  隨著農業稅的廢除,張美蘭家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她又包了些地,主要种經濟作物,40畝葵花和5畝蜜瓜,一年的收入也能有5萬多元。就靠著這些收入,她供女兒讀了碩士研究生,又給兒子娶了媳婦。

  “日子是越過越好了,這臘八節我們家反而不過了。”張美蘭告訴記者,自從2002年女兒考上大學,兩年後兒子也出門打工,老兩口就沒再熬過臘八粥。“臘八節他們也回不來,上學的時候沒時間,工作了就更沒時間了。孩子都不回來,這臘八節過著也沒意思。”

  今年的臘八節剛好和元旦趕在一起,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女兒和兒子説要回來過節,張美蘭這才又把熬臘八粥的習俗撿起來。“一家人都聚齊了,當然要有點過節的氣氛。孩子們都回來了,才是過節呢。”張美蘭向記者解釋著,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熱詞:

  • 臘八節
  • 張美蘭
  • 臘八粥
  • 孩子
  • 八寶米
  • 母親
  • 學費
  • 出鍋
  • 五原縣
  • 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