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我科學家發現多個心衰心律失常易感基因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3日 0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新發現與創新

  本報訊 (衣曉峰 陳英雲 記者李麗雲)記者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一項由該校楊寶峰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973項目“心力衰竭與惡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礎研究”,近日圓滿收官。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阜外醫院等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專家攻堅克難,近5年來,課題組累計發表SCI收錄論文258篇,獲得專利授權5項。

  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近300萬,其中,每年心源性猝死病例約60萬,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於惡性心律失常。項目組抓住目前制約我國心臟病治療水平的熱點、難點和“瓶頸”問題,列出了國人心力衰竭易感基因和早期預警、國人惡性心律失常的早期預警、心力衰竭致猝死的危險性評估和早期預警、心力衰竭的代謝和凋亡機制、心力衰竭合併惡性心律失常的離子與分子機制等8個子課題。

  項目組成功地發現了多個心衰、心律失常的易感基因與致病基因,其中主要有隱性房顫伴猝死致病基因核孔蛋白155、心房顫動新致病基因鈉通道β3亞基等;首次闡明了微小核苷酸與心律失常、心肌損傷、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細胞分子機理;首次弄清了微小核苷酸在調控心衰和心源性猝死中所起的作用,證實微小核苷酸─1,328,133與心肌損傷的內在關聯;系統梳理了心肌損傷和心力衰竭的炎症免疫“謎團”。

  項目組還聯合國內近20家大型三甲醫院,成功建立了我國最大的漢族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研究樣本資料庫,目前已納入超過3萬個病例,涵蓋疾病種類包括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及腦卒中、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種。上述課題相關研究成果陸續發表在《細胞》《自然 醫學》《自然 遺傳》《循環》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總影響因子超出1000。

熱詞:

  • 易感基因
  • 心力衰竭
  • 心衰
  • 鈉通道
  •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 科學家發現
  • 惡性心律失常
  • 細胞
  • 早期預警
  • 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