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知民情解民憂 路橋幹部爭當“百曉生”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0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近,台州市路橋區蓬街鎮幹部陳吉昌和4名同事一起,獲評本年度的蓬街鎮“百曉生”,這是他連續第二次獲得這個稱號。

  在台州方言裏,“百曉”意指生活百事無所不曉之人。現在,“百曉生”是對路橋駐村鄉鎮幹部的褒揚,獲得者是百姓和幹部認可的農村工作的行家裏手。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路橋推出“駐村百曉”、“村事百曉”、“民情點報”、“百曉民情站”等系列活動,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創新為民辦實事載體,用心化解民憂,用情關愛民生。

  金清鎮24歲的駐村幹部羅椋尹負責聯絡瀝南村,以前習慣於過著“電話聯絡工作”的日子。

  “不走近老百姓,怎麼能做好群眾工作?”鎮裏老同志的經驗之談,讓羅椋尹受益匪淺。正巧那時候起,鎮裏開始推廣“百曉”活動,帶著“駐村手記”,羅椋尹開始勤快地往村裏跑。

  “每天上下班途中,我都會到村裏去轉轉,在村口的雜貨店和村民拉拉家常。”羅椋尹告訴記者。

  翻開羅椋尹的《駐村手記》,裏面密密麻麻記的都是駐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了解到的情況、應對措施和工作建議,大事小事一網打盡。

  “我們的幹部隊伍日趨年輕化,一些年輕幹部還不善於與群眾打交道,‘百曉’系列活動就是要拉近幹群關係。”路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先義説。

  記者在蓬街鎮鹽業村見到89歲的應小妹時,她正坐在“村民服務中心”,和駐村幹部吳茜茜和村委會主任黃華聊天。

  最近,村裏很多因為颱風後建新居的村民集體來辦房産證。應小妹是空巢老人。村裏統一翻蓋新居時,女婿幫她出了錢,可因為老房子的房産證上沒有她的名字,只能算新居的“事實戶主”,辦理房産證多出許多問題。

  “幸虧茜茜幫忙。”老人用方言比劃著告訴記者,“她到村裏來問了我的情況,答應幫我向鎮上反映。”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有初步解決方案,要是順利的話,年前就能解決。

  有困難找駐村幹部,在路橋不是一句空話。無論走到哪個村居,映入眼簾的都是醒目的“駐村百曉連心窗”。上面公佈了駐村幹部、工作片片長和聯絡片領導的照片、崗位、聯絡電話,群眾遇到難事、急事、麻煩事能及時找到駐村幹部。

  今年以來,全區鄉鎮幹部累計走訪群眾兩萬多人次,開展送溫暖活動460次,落實各類幫扶款項近235萬元,為群眾提供各類諮詢服務達1.2萬多件。

  “您所駐村的低保戶人數是多少?”“您認為該如何做好駐村工作?”路橋有一個“百曉題庫”,收集了駐村幹部掌握知曉村裏關於行政、環境、人口等與工作密切相關的100個問題。各鄉鎮定期進行“百曉問答”,抽查幹部對這些基本知識和近期發生事件的知曉情況。

  同時,“百曉”質詢則每半年召開一次,或者根據群眾要求隨時召開,每次會議均邀請黨風廉政觀察員、駐村幹部和黨員群眾代表參加,其中普通群眾所佔比例不低於80%。村民可以當面提出問題,片領導和駐村幹部當場予以解答;不能當場作出答覆的,在質詢時説明理由,作出限期答覆的承諾,會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鎮街道班子集體研究或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在限期內落實解決。

  路橋區委書記鄭敏強介紹,路橋的鄉鎮幹部在創先爭優中,通過訪民情、知民意、解民憂、辦實事,切切實實地解決了一批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鄉鎮幹部的良好形象。

熱詞:

  • 百曉
  • 百曉生
  • 民情
  • 解民憂
  • 駐村幹部
  • 幹部隊伍
  • 駐村手記
  • 鄉鎮幹部
  • 蓬街鎮
  • 駐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