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0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

  宋鴻兵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美元正在顛覆金本位

  經濟學的思想,無論其正確與否,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實際上統治世界的,也就是這些思想而已。許多實干家自以為不接受任何觀念形態的影響,卻往往早已當了某個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

  英國黃金短缺,自然是金匯兌本位的積極倡導者。美國人對金匯兌本位並不感冒,但是樂觀其成,因為美國的黃金佔據了壓倒性優勢,美元比英鎊更加堅挺,當各國在增加外匯作為貨幣儲備的選擇時,美元肯定比英鎊更受各國青睞,其結果自然是美元在各國儲備資産中的比例超過英鎊,從而奠定美元未來的霸權地位。

  不過,大量的黃金涌入,也給美國帶來了“幸福的負擔”。這是因為在傳統的金本位下,黃金大量增加會導致美元信用被迫增加的問題,從而誘發通貨膨脹。這一點和目前中國外匯儲備過剩而形成的人民幣被迫超發的實質是一樣的。

  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和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其本質就是一種購買資産的行為。當價值20億美元的黃金從歐洲逃到美國時,美國的銀行體系將主動或被動地將這些黃金“吃進”,而“吐出”的則是美元鈔票或銀行信用。當這些鈔票和信用進入市場流通時,由於商品供應尚未來得及增加,所以將推高物價。

  因此在一戰期間,並非由於戰火導致的物質損失,而是由於貨幣供應的增加,將美國的物價推高了60%。

  而美聯儲的實權,實際上是操縱在12個聯儲銀行手中,特別是紐約美聯儲銀行,它的掌舵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本傑明 斯特朗。斯特朗乃是摩根財團的悍將,與英格蘭銀行行長諾曼、德國央行行長沙赫特過從甚密,這三人堪稱20世紀20年代世界金融江湖的“三劍客”。

  斯特朗眼看著一批批黃金從歐洲用輪船運抵紐約,然後像洪水一般涌進紐約的銀行金庫,結果是氾濫的信貸和節節攀升的物價。他決心不能放任黃金大潮對美元堤壩的巨大衝擊,他必須收縮貨幣供應量,以減輕物價的上漲壓力。

  當美聯儲初創時,它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調整貼現率來影響信用環境。凡是加入美聯儲體系的銀行,都可以通過貼現窗口向中央銀行申請貸款,貼現率就是中央銀行願意提供這種貸款的利率。當央行提高貼現率時,就會抑制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拿錢的衝動,因為成本提高了。

  但這個法子在20世紀20年代初不好使了。因為歐洲黃金來勢太猛,整個紐約的銀行已充斥著金條,而黃金正是銀行家們造錢的源頭,所以市場上錢已經太多,銀行不必到央行的貼現窗口借錢。斯特朗調整了貼現率,卻堵不住源源不斷被創造出來的信貸洪水。

  他必須找到更有效的辦法來直接控制貨幣供應量。結果,斯特朗首創了央行通過向市場拋售其國債資産來回籠貨幣的辦法。同樣,如果市場貨幣不足,央行則創造貨幣買入資産,向市場注入美元。這就是現在人們熟知的公開市場操作。

  當時斯特朗的做法絕對算得上是離經叛道。在金本位中,黃金才是最核心的資産,其比例應該佔有絕對優勢,其他資産(如國債、商業票據)只是輔助性資産。但是斯特朗的這種“操作”結果,將是國債在央行資産中的比例越來越高,進而從根本上顛覆貨幣儲備資産的基本定義。

熱詞:

  • 斯特朗
  • 央行
  • 貼現率
  • 美聯儲
  • 中央銀行
  • 戰爭
  • 金本位
  • 操作
  • 吐出
  • 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