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西安首次發現唐代成組陶窯遺址群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02: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陸航實習記者禹夢夏)12月20日,本報記者跟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到達唐代陶窯遺址群現場。該遺址位於西安市未央區大白楊村一處建築工地內。考古人員發現保存完整、成組的唐代陶窯22座、水井3座、唐代瓦當20余件、唐代陶器50多件。此次發掘,對漢、唐時代長安城的佈局、變遷以及社會、經濟方面的研究有重要價值。據權威人士介紹,陶窯遺址群的發掘為復原當時制陶工藝的部分流程提供了有力依據和資料,對研究唐代手工業以及唐長安城的建設有重要參考價值。

  這次發現的唐代陶窯遺址群屬於唐代中晚期,位於唐長安城的西北郊,漢長安城東南郊,唐代梨園附近,距大明宮遺址5.5公里,距漢長安城0.5公里。目前該陶窯遺址群已發掘面積大約為1000平方米,其中已發掘清理的14座唐代陶窯可分為6組。

  參與發掘和清理工作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志友博士告訴記者,目前發現的陶窯形制結構基本相同,由操作坑、窯門、火膛、窯床、煙道5個部分構成。成組的陶窯結構稍有差別且形制獨特,在操作坑之外有供出入的過洞與斜坡通道相連,進入操作坑的斜坡道南窄北寬,由南向北傾斜,最南端有三個臺階,斜坡道至過洞口長約7米,操作坑露天,呈不規則圓形。操作坑面積約16平方米,深約3米,操作坑四週有兩組對稱的窯室,窯室形狀為“馬蹄”狀,窯室大小不一,最大的陶窯長4.5米,東西寬為4.4米,高2.4米,最小的陶窯長2.2米,寬1.5─2.1米,殘高1.8米。每個窯室後壁都開鑿有3個煙道,兩側煙道在接近窯室頂部時向中間收攏,到窯頂接近地面時與中間煙道連成一體。陶窯因為長期火燒,有厚約為10厘米的青灰色燒結硬面,在硬面上又有厚約20厘米的紅燒土。一窯多室的佈局提高了陶器生産量,體現了唐長安城當時發展之快與繁榮富庶。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蘊向記者介紹,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推測,該陶窯遺址主要屬於民用窯址,為唐長安城內百姓提供建築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此外,陶窯內還發現少量帶有戳印的磚瓦及琉璃製品,説明該窯址有燒制官用物品的技能,遺址群中是否存在官窯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研究。

熱詞:

  • 唐代
  • 陶窯遺址
  • 首次發現
  • 馬蹄
  • 唐長安城
  • 窯址
  • 斜坡道
  • 漢長安城
  • 陶器
  • 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