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乳業巨頭集體提價消費者未必買賬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1日 12: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蒙牛的“致癌門”遠未善後,國內乳業市場風波又起。一則國內乳業巨頭聯手提價的消息佔據了各大網站和紙媒的重要位置:從2012年1月1日起,市場上銷售的液態奶將陸續集體提價。有記者已從北京眾多超市賣場證實,收到伊利、蒙牛、三元等品牌書面或口頭提價通知,提價的理由不外乎成本上升云云。

  風口浪尖這當口,國內乳業巨頭們頗有默契、急吼吼地行聯手提價之舉,真讓消費者大跌眼鏡。巨頭們此舉,乍一看是慌不擇路的昏招,細細思量卻似乎是一招“雙殺”妙手。一方面,巨頭們憂慮砸了招牌貨賣不動,引發業績下滑,未雨綢繆先作應對,好歹鎖定部分利潤;另一方面,也是意在其表現壯士斷腕狠抓質量不惜成本,打出了一張“悲情牌”:“親,我錯了,整改還不行嗎?可是抓質量成本高,地主家也沒余糧啊……親,多擔待點。”

  看似天衣無縫的完美營銷計劃,消費者能買賬嗎?

  未必。在國內現實的市場環境下,“便宜沒好貨”的規律通常情況下是成立的,但價格高可以視為品質高的必要條件,卻絕非充分條件。“錢多、人傻”已成了一類商家對中國所謂高端消費市場的經典概括,宰你沒商量的案例近年來被曝得不少。再回頭來看國內乳業巨頭此次聯手提價事件,時點敏感又信披曖昧,大有可疑之處,難以服眾。有乳業專家就表示,原料成本上漲的理由是説不過去的,全國原料奶的平均收購價格沒有太大變化。酸奶産品的原料糖價格比五六月份略降;而包裝方面,利樂磚的價格今年也降得比較多。

  更何況今時今日,戲法人人會變。在各种醫療廣告、納米科技等等“偽科學”的概念炒作輪番轟炸下,消費者的神經早就修煉得異常強大,從單純成長為世故,從輕信被逼成多疑。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監測顯示,微博上正熱議國內乳業巨頭聯手提價事件。對於提價之舉,網友幾乎是一邊倒地口誅筆伐:“快倒閉吧,還提什麼價呢”、“不是有致癌物嗎,不提價估計都沒人買了”、“蒙牛,即使你不漲價,我也不會買你了”……同時也有網友提出疑問:“集體提價,是不是涉嫌價格操縱?反壟斷法跑到哪去了?”

  其實從幾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內乳業巨頭們似乎一直在道歉,一直在公眾的視野裏彎著腰,姿式標準但誠意欠奉,以至在錯誤的泥沼裏愈陷愈深。

  儘管如此,國內善良的消費者也還是一而再地給過他們機會,單看看近年來國內乳業品牌仍在各大賣場佔據顯要位置便是佐證。但惡劣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的信心也降至冰點,看著香港關口一桶桶、一箱箱往國內背進口嬰兒奶粉的“奶爸”們,國內的乳業巨頭們捫心自問,不覺得不安嗎? (作者係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來源:證券時報)

熱詞:

  • 乳業巨頭
  • 提價
  • 消費者
  • 偽科學
  • 奶爸
  • 投資者參考
  • 上市公司
  • 價格操縱
  • 投資建議
  • 業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