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乳企集體漲價 咋漲咋有理?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1日 1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Xinhua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一舟

  據報道,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製品將集體漲價,漲價幅度為每箱1到2元。有專家稱,乳企所稱的原料成本上漲這一理由講不通,集體漲價或源於今年以來乳企自身的壓力。

  這一次,乳製品集體漲價的理由仍舊是“成本壓力”。這與年初的日化産品集體漲價以及2007年方便麵行業的集體漲價,如出一轍。成本上漲,已經成為商品價格上漲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商品價格,本就是一個矛盾體。資本希望通過漲價獲得更大利潤,而消費者無疑則希望價格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減輕生存壓力。因此,商品價格的上漲,本身就是一個資本利益和大眾利益博弈的過程,在其中發揮重要因素的就是“成本”。如果成本確實提升,企業漲價無可厚非,也不可避免;但如果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通過大型經濟體的聯盟和聯動來達到漲價並“挾持”市場的目的,不僅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還涉嫌違法。

  雖然打著成本上漲的旗號,但“成本”多少卻是一筆糊塗賬。譬如乳製品的“原料成本”,就算是業內人士恐怕也未必“測算”得一清二楚,乳製品企業完全是自説自話,缺乏基本的市場公信力;另一方面,説漲就漲了,缺乏應有的市場制衡力量和管理規範力量——漲多少、怎麼漲、何時漲,由幾個大企業“集體”商議確定,咋漲咋有理。

  從這個意義上説,此番乳製品集體漲價的“看點”不在於乳製品企業缺乏道德血液的利益至上,亦不在於不將公共輿論放在眼裏的強勢蠻漲,而在於“集體漲價”及附著在“集體漲價”背後的制約失靈。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指望行政權力介入調查還原集體漲價的成本真相,是不太現實的。唯有通過制度跟進,儘快修補完善市場價格運行機制和市場管理機制存在的缺陷,確保市場監管權與消費者話語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有效結合,不僅制衡“集體漲價”,同時也控制市場風險。

  (作者係知名時評人)

  (來源:Xinhua)

熱詞:

  • 集體漲價
  • 集體
  • 成本
  • 原料成本
  • 看點
  • 測算
  • 挾持
  • 漲價幅度
  • 成本上漲
  • 乳製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