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用積極的行動創造中國科技的未來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1日 01: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施一公對落選中科院院士一事的回應首次見諸報端。施一公指出,當院士並不是他的回國目標,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應該一心一意的投入到改變中國科技的現狀中去。在施一公看來,目前社會對科學界的關注有些偏頗,對諸如院士評選及學術不端等過於關注,對中國的科技水平的現狀及如何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關注卻不夠。施一公的話很值得公眾、媒體以及科研人員認真反思。

  近年來,每當有學術不端事件出現,經媒體報道之後公眾莫不對當前中國的科研體制群起而攻之,但常常是批評性的意見多,建設性的意見少。如果只是由於少數人的學術不端或者是“不公平”感受就去否定中國科技近年來的發展,顯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的確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被曝出“論文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但我們也應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在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更多更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也許的確存在著科研經費分配不公的問題,但那些在國內取得了較好學術成就的科研人員都在國內得到了較好的研究資助;儘管有人質疑院士選舉的公正性,但不可否認兩院的院士群體仍然是科技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道德水準的代表;而撇開院士增選的結果不談,僅就整個增選過程的程序性與公開性而言國內還很難有其他評選能與之比肩。

  在當前科技界的許多領域,的確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但我們更應看到中國正在進行著很多高質量的、有創新性的科研工作。如何提升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以支撐中國發展模式的轉變和創新性國家建設才是公眾以及科研人員應該著力關注的焦點問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昂著頭來評點他人容易,但與之相比,俯下身去做幾件改變這一現狀的行動更具價值。正如施一公所説,要改變現狀,需要靠我們每一個微小的個人默默努力,默默成長。

  科研人員應該端正好自己的科研態度,通過自律與紮實創新的工作去逐漸改善整體的科研環境。作為媒體,應該更多地去挖掘報道像袁隆平、屠呦呦一樣正在中國的科學研究第一線辛勤工作著的人物。作為公眾,應該給予辛勤的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正面評價與社會尊重。如此各歸其位,各司其職,何愁中國的科研水平不能提升,創新精神難以養成?

  當然,在科研體系有待完善,尚未培養出足夠的高素質的科研人員的前提下,急切地認為可以快速地大幅提高中國科技發展水平並不符合中國的現狀。但只要每位科研人員都能夠用更加積極的行動和態度去改變現狀,不再急功近利地追求浮躁的短期科研目標,中國科技發展的未來值得期待。

熱詞:

  • 科研人員
  • 科技發展水平
  • 中國發展
  • 學術不端行為
  • 科研環境
  • 科技水平
  • 建設性
  • 選舉
  • 科學家
  • 科研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