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八大代表|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有人這樣評價過關牧村,説她德藝雙馨,是歌唱家、是勞模,更是好人。[詳細]
南方日報 2012年11月07日 08:42
農民工走上政治舞臺
黨的十八大前夕,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的十八大代表們,提起廣東5年來的民主政治建設,講得最多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對民主政治進步細節的切身感受。
被提得最多的案例,是這一次黨代表産生的過程。
在十八大代表候選人推薦提名過程中,廣東省採取多種措施,實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與全覆蓋,通過“三上三下一見面”,逐級推薦、遴選見面、差額考察,確保代表候選人“好中選優”,使推薦提名工作成為發揚黨內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
當選十八大代表的邱影,是珠海的兩位十八大代表之一,另一位是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談起當選歷程,她尤為感慨。
“這次廣東産生的十八大代表,有24名來自生産和工作一線的基層黨代表,其中有工人黨代表9名,比十七大時有所提高。”邱影説,正因如此,自己深感當選十八大代表的分量和意義。“一方面,選舉程序更加嚴謹、科學、民主;另一方面,説明黨內民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感受更加深刻,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得到了更好的統一。”
邱影表示,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調解員,她將帶著基層的期盼,向中央反映基層普法的迫切性,建議黨進一步推動基層法治教育。她認為,建立基層普法教育體系要從孩子的教育抓起,將基層普法納進義務教育,從源頭加以推進,使其成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有力保障廣東科學發展、轉型升級。
“在過去幾年中,廣東民主政治建設進步的細節體現在方方面面。”廣東最年輕的黨代表閆文靜感慨。2006年畢業後到中山工作的閆文靜,是廣東唯一的農民工代表。她説:“農民工走上政治舞臺,就是民主政治建設最好的細節體現。”
她介紹,近年來,她看到基層黨建正在不斷上臺階。以她所在的黨組織為例,從黨支部到黨總支,最近又剛剛升級成黨委,組織保證使公司在經營事業上實現了轉型升級並成功上市。
樣本
四民主工作法 村裏事村民管
大項目涉及徵地拆遷,如果處理不當引發群眾矛盾怎麼辦?村裏100多畝土地能不能、應不應該出讓用於旅遊開發?發端自惠州市龍門縣的“四民主工作法”提供了這樣一種途徑:村“兩委”和村民均有權提出議題,議題提出後,必須徵求村民意見並形成議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黨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完善議案,再由村民海議,最後組織公決,只有在獲得80%以上的簽名後才能獲通過。
龍門縣永漢鎮村民劉漢旺説,民主提事、民主議事、民主理事、民主監事的“四民主工作法”,有力遏止了過去基層事務由村幹部説了算的現象,村裏大事由少數人説了算的情況少了,實現了村裏的事情 “村民提”、“村民定”、“村民辦”、“村民管”。
“‘四民主工作法'實行之前,我們這裡經濟落後,基層矛盾突出,幹群關係也較為緊張,很多大小村務,村民無法真正參與其中甚至毫不知情。”劉漢旺説。
永漢鎮馬星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汝堂介紹,該村是“四民主工作法”最早試點的村莊,這裡原有“馬星馬星,麻煩多如星”的“帽子”,每個月基本都有上訪戶。
“四民主工作法”的試點,延長、加密、加固了村民民主自治的鏈條,較好地實現了農村基層民主、群眾動員模式的技術性改進,一經應用,便顯成效。在龍門縣永漢鎮,231畝的項目徵地,只用了3個多月,並且沒有一起上訪事件。
“通過實施‘四民主工作法',地方政府有效培育了‘想當家作主'和‘會當家作主'的新型農民,真正還幹部以清白。”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如是解釋。“四民主工作法”讓群眾的意見和利益訴求得到比過去更充分的表達,使分歧儘早暴露,也得到儘早解決,看似增加了幹部工作難度,實際上,這種“倒逼”機制大大提高了基層工作效率和成效,長遠來看意義重大。
2007年,“四民主工作法”開始在惠州全市推廣,並於2010年1月被寫進廣東省委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實施意見,在全省推廣。
中國人民大學比較政治制度研究所所長楊光斌認為,“四民主工作法”屬於協商民主的範疇。經村民協商出來的政策,由選舉出來的權力機關去執行。
盤點
讓群眾共享法治發展成果
黨的十七大以來,廣東著力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有效形式:頒布實施《中共廣東省委政治協商規程》,批准實施廣東“十二五”規劃、法治廣東建設五年規劃,制定廣東省實施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保障條例等一批保障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地方性法規,健全決策諮詢制度,積極開展網絡問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工作得到加強。
法治與民主同行
近年來,廣東高度重視法治廣東建設,省委多次召開會議部署依法治省工作。從出臺《廣東省各級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規定》,到人大對政府如何“花錢”的實質性監督,從人大代表對政府工作的有力質詢,到舉行立法聽證會、設置會議旁聽席等,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政府在全省氛圍越來越濃。
2009年2月,省委發出引人注目的第二號文件:《中共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廣東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請示》。
這是一份向全省各地轉發十一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文件,清晰地標明了廣東今後五年的立法路線圖。它開宗明義地強調:“立法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政治活動,是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職責,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也是廣東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重要保障。”
2011年1月,討論修改了大半年的《法治廣東建設五年規劃(討論稿)》提交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審議。用全會的形式來審議,在廣東法治史上還是第一次,在全國也不多見,表明廣東真正把法治廣東的建設擺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2011年4月召開的廣東依法治省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表示,廣東著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就是為了讓廣東人民群眾在法治的陽光下平等、自由地生活。廣東各級政府要最大限度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依法享有的權利,讓人民群眾共享法治發展成果,讓廣東人民更加幸福。
政治協商制度實踐
“廣東人大與政協創造了許多經驗做法,是廣東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體現。”省人大代表、著名律師朱列玉對記者説。
“廣東政協現象”備受關注。首創即席發言、官員督辦提案、頒布政協規程、特聘臺僑委員等一系列制度創新,讓政治協商涌現生機勃勃的“廣東現象”。
2009年9月,在汪洋書記的親自指導下,廣州率先制定出臺《中共廣州市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2010年5月,在廣州試行的基礎上,全國首部省級政治協商規程《中共廣東省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頒布實施;2011年8月,在總結試行經驗的基礎上,規程正式出臺;深圳、汕頭、梅州、揭陽等9市的規程也相繼頒發。
《人民政協報》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在這片有著先行先試光榮傳統的熱土上,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政協用探索與實踐響亮地發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嶺南先聲。
廣東政治協商規程效果怎麼樣?省政協主席黃龍雲的一番話或許是最真實的寫照:“廣東實現了從‘關心協商'到‘必須協商',從‘可以協商'到‘程序協商',從‘軟辦法'轉變為‘硬約束',實現了政治協商從制度建設到制度實踐的重大跨越。”
我省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積極&&督辦政協重點提案。到今年6月中旬,全省21個地市和121個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全部&&督辦重點提案,實現了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督辦重點提案的全覆蓋。
良好格局的形成源於長期的積累。從2008年開始,汪洋書記連續4年領銜督辦政協重點提案。2010年1月和9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先後聯合下發《廣東省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規程(試行)》和《廣東省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評價考核暫行辦法》,在全國開了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制度化建設的先河。
網絡問政官民互動
在這個思想文化多元化、多樣化的時代,人人手握“麥克風”,表達各自的訴求。廣東打通民意傳遞的管道,擴大民意容量,自覺接受監督。
廣東的黨政領導把平視的眼光投向意見主體,在平等對話中尋求社會治理的公共智慧。大至廣州地鐵維修,小至小區車位安排,都凝集著利益攸關個體的智慧。
省委書記汪洋、時任省長黃華華、省長朱小丹一次次接受網友當面“拍磚”,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的“斌哥微博”、時任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的“華哥信箱”一次次回應網友關切,廣東公安、廣州交警等政府部門微博一次次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
在這裡,我們看到意見主體更加多元,從過去的明星代表、明星委員擴大到“口罩男”、“舉牌哥”等草根人群,甚至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開始積極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中。而政府的回應更加快捷、整改更加高效,“4小時黃金時間”已經成為微博時代官員們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共識。
為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廣東政務公開條例》劃出一道道“紅線”:不按規定履行政務公開義務,造成嚴重後果的;公開內容不真實、弄虛作假的;監察機關督促糾正而拒不改正的;對投訴人、調查人員打擊報復的……都將給予行政處分。
廣東省委出臺《關於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意見》,提出要發揮輿論在維護群眾利益中的監督作用,通過各種新聞媒體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建立健全輿論監督的相關法規,推動輿論監督法制化、規範化、有序化。
如今,省委、省委工作部門和各地級以上市黨委都設立了新聞發言人。廣東規定,對於媒體包括境外媒體提出的採訪要求,如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推諉。廣東支持各單位開微博,與公眾互動。
■專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專家夏春濤:
廣東依法治省
形成不少好經驗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夏春濤認為,建設法治社會是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廣東在依法治省方面形成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日益優化的法治環境成為廣東繼續保持先行一步新優勢的保障。
夏春濤認為,廣東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實踐和在發展經濟上的成績,回答了外界部分質疑的聲音: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上成就突出,而民主政治建設則相對落後。而且,恰恰是努力、主動探索民主政治建設,通過民主建設不斷增強黨和社會的活力,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政治優勢,才能為廣東在經濟建設取得卓越成就提供有力的保障。
夏春濤評價説:“廣東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貢獻是雙重的,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示範意義和推動作用。”
眾人説
中山大學公共傳播學系學生羅敏:5年來,廣東民主政治建設成效斐然。市民踴躍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也積極給予回應,聽取市民心聲。如廣州的“口罩男”、“光頭哥”、“舉牌哥”、“拇指妹”等人,在垃圾焚燒場建設、城市光亮工程、地鐵一號線翻新工程等問題上提出的建議,均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採納。這些現象表明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正逐漸覺醒,而公眾得以深度參與公共決策,離不開廣東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努力。
@風不蕭:群眾對政府的監督有沒有成效,離不開領導幹部的高度重視。我們希望廣東民主政治建設的外部環境更加良好,而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更高。
本版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林旭娜 雷輝
實習生 蔣艷 林瑤
專題統籌:陳楓 周志坤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澳門日報》的評論説,習近平與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樣,知青經歷造就了他們的平民情懷,這種政治素養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執政方式和政策導向;伴隨著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又使他們具備了開闊的世界眼光。
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全會的決定,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決心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