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八大代表|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有人這樣評價過關牧村,説她德藝雙馨,是歌唱家、是勞模,更是好人。[詳細]
人民日報 2012年11月07日 07:28
(一)2012年就要過去了。
當瑪雅人的世界末日預言即將落空,西方在“震蕩的十年”為自己合上21世紀前十年書頁,中國用一個“不平凡”的十年,增強了一種新型發展道路的信心。
一家外國媒體這樣評述:“置身中國,我現在比任何時候更加確信,當歷史學家回顧21世紀頭十年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經濟大衰退,而是中國的綠色大躍進”。
毫無疑問,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轉型讓世界印象深刻。在一個人口比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加起來還要多的國家,面對世所罕見的艱巨繁重任務,面對世所罕見的複雜矛盾問題,面對世所罕見的困難和風險,進行一場影響深遠的工業革命、技術革命、社會革命,導引一場持久深刻的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發展方式轉變,國家始終保持穩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各種風險考驗從容應對——縱觀世界現代化歷史,可謂前所未有。
“中國果斷邁向小康社會主義的時機現在已經成熟。中國的轉型之路,標誌着中國引領世界時代的真正開始。”
英國學者克裏斯 布拉莫爾的這個評語,或許有些誇大,但對一個奮力追趕現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這樣的轉變,的確是一段意義非凡的“開始”。這個“開始”,超越了對發展速度的孜孜以求,意味着對發展倫理的新的詮釋。
“人”是現代化最為核心的部分。如果説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為世界拓展出一條全然不同的“中國道路”,那麼,近十年發展倫理的進一步完善、發展目的的進一步明確,則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中國價值”。回首十年,正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讓那些預言“歷史終結”的人看到了中國共産黨的“適應變化和自我修正能力”,中國的現代化歷程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二)許多西方史學家在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時,普遍有中國善於從困境中崛起的感悟。
從某種意義看,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一次現代化問題集中爆發的“炎症”。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暴露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協調的深層癥結,倒逼出一個國家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格局的歷史性轉型。回頭再看,這種轉型與其説是對發展方式的調整完善,不如説是對發展主體的重新定位。
改革開放以來,“趕上世界”的強國夢想,讓億萬中國人總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個一度盛行於神州大地的響亮口號,生動地詮釋了一個民族奮起直追的焦灼。正是在這種加速度的趕超中,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催生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也伴隨着日益突出的各種問題。“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時少”,這樣的判斷,包含着對更高水平發展的理解,也凝聚着對更高層次問題的思考。
人沒了,發展還有什麼用?一場公共衞生領域的危機,讓我們深刻審視發展的本質。2003年夏,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提出,“發展絕不只是指經濟增長”,“我們要更好地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這一年金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確立為改革和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和原則。
20多年來奔馳在快速道上的中國列車,開始了新的出發。在發展的關鍵期、改革的攻堅期、矛盾的凸顯期,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其對社會問題的敏銳洞察、對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回應了這樣的時代課題——
一個佔世界1/5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在現代化歷程中深刻彰顯“人”的基本價值,切實增進億萬人民的福祉?
一個處於全球社會主義運動低潮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如何在國家的發展中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踐行“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信念?
一種與西方社會制度不同的發展模式,如何在獨特的現代化道路上,維護經濟增長的道德性,保障社會發展的公平性?
(三)歷史的關鍵細節,往往具有象徵意味。2002年12月5日,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來到西柏坡,在一組被稱為“趕考”的雕塑前久久凝望。在西柏坡,胡錦濤同志殷殷告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這是“以人為本”發展觀的價值原點。這一個十年,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到“務必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們黨一再強調的執政理念,體現出共産黨人的民本情懷。
十年,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在人落腳,中國的現代化征程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交匯為激昂的時代主旋律——
這是充滿人性關懷的十年。越是經濟發展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越是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2012年比2005年增加近10倍,保障房建設資金從2007年到2011年實現了20多倍的增長。越是困難群體,越是得到更為體貼的關懷。連續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000多萬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十年來,民生成為首選項,寫下溫暖的篇章。
這是人民權益彰顯的十年。無論是國家賠償法的修訂,還是收容遣送制度的廢止;無論是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還是信息公開範圍的擴大;無論是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的探索,還是人大代表選舉“城鄉平權”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公眾的權利邊界得到拓展,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保障。十年來,權利成為流行語,詮釋發展的深度。
這是發展邁向縱深的十年。免費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全力實現廣電村村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城鄉,人民文化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把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延伸到流動人口,對特殊人群實行特殊關愛;實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社會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十年來,和諧成為主題詞,標注着發展的高度。
不僅要物質的豐富,更要精神的充實;不僅要福利的改善,更要權利的拓展。如果説新中國6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格局中的政治版圖;改革開放30多年風雷激蕩的實踐,更新了現代化進程中的路徑選擇;那麼十六大以來的十年行進,則標定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坐標。
(四)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馬丁 沃爾夫曾套用莎士比亞的話説:中國已達到了偉大境界,如今面對着隨之而來的責任。
實際上,對於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執政者,這樣的責任,首先是帶領世界1/5的人口走向現代化,不斷順應這片土地上13億人民的期待。
30多年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活躍社會。城鎮化率由不足20%到超過50%,農民工數量佔到整個農村人口的1/3。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發展中大國,無數被時代改變命運的普通人,希望權益得到保障、生活更加幸福。日益增大的經濟規模帶來“分配焦慮”,走向全面小康的路途增加“利益敏感”,無數與社會共同轉型的普通人,渴望權力更加透明、權利得到尊重。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無數與國家一起成長的普通人,期待凝聚共同理想、提升時代精神。
如何滿足這些不斷增強、迅速成長的期待?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明確指出現代中國的發展思路,“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內容,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對“中國責任”的深刻回答。
在一個即便是回家過年也能構成“世界上最大規模遷徙”的國度,任何細微的政策調整都會涉及龐大人群。但就在這十年,我們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全民醫保基本實現;農村脫貧人數與整個法國的人口相當,新增1.1億就業人口,規模相當於一個人口大國……
用嚴苛的目光挑剔,肯定還有不均衡、不合理甚至不公平,但如果以十年為單位、以13億為基數、以現代化為坐標,我們便會多一份感慨和信心。讓世界1/5的人口,在短短十年裏迅速提高生活質量,逐步彰顯人的價值,這是中國面對責任這道考題交上的一份厚重答卷。外電這樣評價:改善民生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軸,讓人民幸福成為政府工作的主題。
(五)“讓人民幸福”,這確實是十六大以來十年探索的精髓,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本質要求。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中,人向來是全部哲學的核心。共産主義的宏偉構想,正是為了“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在馬克思看來,社會主義就是讓人復歸到真正人的本質,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在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十幾億人口溫飽問題和初步達到小康之後,社會主義中國需要開啟對自身的重新審視。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貧富差距在拉大;物質需求漸漸滿足,但更高層次期待出現井噴;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但對資源環境的透支難以為繼;生活境遇有了巨大改變,但對公平正義的呼喚日益強烈。面對這樣的挑戰,如何更好體現社會主義本質?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
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論斷,表明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對發展倫理的深刻把握。“正義的增長”不僅是人類社會的重要命題,更是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社會主義的性質只有在保證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各項權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在以人為本的旗幟下,這十年的突破在於,我們以各種制度建設將公平正義的理念熔鑄於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改革收入分配製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保障各項公民權利,構築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拓展了新的疆界。
或許還原一兩個場景,能更清晰地看到這種發展與進步。這一個十年,7億農民結束了2600年種田交稅歷史,兩億多農民工在遠離鄉村的城市找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全國範圍內建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實行“兩免一補”,農業補貼資金規模從1億元增加到1600多億元,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廣袤農村;全國98%以上的村委會實行直選,6億農民直接參與基層群眾自治。努力衝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多年困局,一個更有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希望的田野上。
這是十年中國最值得銘記的改變。自成立之初,我們黨就把“人民利益”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為人民服務”更是共産黨人為之奮鬥的宗旨信念。新世紀十年,我們對如何保證人民利益,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對怎樣為人民服務,有了與時俱進的探索。在這一個十年的壯闊實踐中,“人民利益”,不僅有物質豐富的目標,更有公平正義的要求;“為人民服務”,不僅指向讓群眾共享成果,更包含讓人民共治國家。這是我們黨90多年來人民性本質的一以貫之,是為人民服務信念的歷史跨越。
(六)從某種程度上講,把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質量。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世界各國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回答的共同問題。
阿根廷早在1962年人均GDP就已超過1000美元,但此後社會發展嚴重滯後,貧困化程度很高,收入分配失衡,跌進“拉美陷阱”長達50年之久。上世紀初,美國道德失衡、社會失序,馬克 吐溫斥之為“鍍金時代”。環境污染、分配不公甚至官員腐敗,幾乎成為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組成部分。
從這個角度説,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化,也是對現代風險的積極回應。身處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國,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相互疊加,只有“發展為了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才能做到“發展依靠人民”,充分調動人民的創造偉力,避免劇烈轉型中的發展失衡、分配不公與腐敗危險。
在這個不平凡的十年,法治政府、服務政府、陽光政府……每一個目標背後,都有沉甸甸的收穫。政務信息公開化、幹部選任透明化、網絡問政制度化,執政理念的革新帶來執政方式的變革。大幅度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重大決策事項必須徵求和汲取民意,政府職能的轉變促成社會管理的創新。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十年裏,民主進程在政府與社會的互動中不斷前行。
從民生到民權,正是在這十年裏,億萬中國人熟悉了“維權”,習慣了“監督”,認同了“公開”;從民享到民建,正是在這十年裏,億萬中國人積極“圍觀”,熱忱“參與”,堅定“互動”。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抗擊非典抗震救災,草根慈善網絡議政……中國人民迸發了與偉大祖國風雨同舟的公民意識,呈現了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引領着一個民族邁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堅實腳步。
今日回望,也許我們仍覺不足,卻不能不感嘆歷史的進步——聽證會雖在細節上還屢受詬病,但不要忘了,這種參政形式只是近十年才廣泛運用;信息公開雖然還會面對各種質疑,但同樣要看到,公開透明的進程已經不可逆轉。“人權”入憲,“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寫進十七大報告,物權法保護私人合法財産,對公民重要權利的保護措施由法律進行確認、以政黨意志加以推行……
這是十年中國最彌足珍貴的收穫。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權利,體現人的價值,釋放人的活力。一項項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反映了我們黨日益清醒的執政自覺:即便推進改革會帶來更大壓力,即便培育群眾的權利意識可能會面臨更大挑戰,即便在這個過程中,爭議的聲音可能變多、質疑的音量可能變大,但堅持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是通往人的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七)“中國遇到的挑戰,從規模來看,從複雜程度來看,都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外國學者這樣感嘆。
放眼各國,這樣的挑戰,也曾在各個國家的不同階段先後出現。中國問題的“世所罕見”在於:我們經歷的是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雙重轉型。當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過發達國家兩三百年才走完的路,也把各種本應在不同發展階段出現的問題,集中在了同一時空。
更大的挑戰,來自於這種世所罕見的雙轉型,與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疊加。5.38億的網民規模,3.88億的手機網民,中國民眾參與公共生活的熱情日益高漲。不再有其他國家面對轉型陣痛的從容過渡期,我們面對的是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彼此互聯,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兩者交織,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相互激蕩,提出問題的速度頻率越來越快,解決問題的時間窗口越來越小。
放眼全球,無論是西方世界還是東方文明,無論是近代歷史還是現代社會,每一次大的轉型,既是對人的解放,也是對執政者的挑戰。能否順利實現轉型,關鍵在於執政者與民眾是否能在動態調整中,找到“政治信任”的結合點。這種信任,如果僅僅理解為“有經濟績效便有公眾支持”,難免會因經濟受阻而削弱。把人放在發展的最高位置,以發展方式的自我革新,力避“信任困局”,正是社會主義中國在這十年的重大突破。
把人放在發展的最高位置,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作為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既是對“轉型困境”的突破,更是對發展倫理的昇華。十年來,面對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體現社會主義特質的各項制度安排不斷推進;面對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多層次的治理結構、廣泛性的參與平臺日漸完善;面對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利益的表達、協調和平衡機制日益形成;面對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多元中立主導、多樣中求共識的價值導向深入人心。在市場經濟體制極大激發中國社會的經濟活力之後,以合理的頂層設計與完善的微觀治理來保證公平和正義,從而獲取更廣泛也更深厚的政治信任,這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後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更深刻的體認,也是中國可以對世界文明做出的更大貢獻。
令人感慨的是,不久前,全球最大的獨立公關公司愛德曼公佈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調查”中,中國政府再次排名全球第一。這是十年轉型“中國價值”最為豐厚的回報,是十年探索“中國道路”最有分量的收穫。面向未來,持續的轉型還將帶來更大的挑戰,現代化的路程不會平坦,這份調查映現的民意民心,當使我們長久思之:如何做才能不愧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這樣評論,中國的變化對於全人類而言,具有最高的重要性,“中國的奮鬥就是全人類的奮鬥”。
十年,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13億中國人民不懈奮鬥,以無數個體為單位的生命旅程,匯聚成一個國家的鴻篇巨制,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境界。
這是一條通往民族復興的道路,一條13億人民共同鑄就的道路。
在明天召開的黨的十八大上,人們將聽到關於這條道路的更多闡釋。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澳門日報》的評論説,習近平與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樣,知青經歷造就了他們的平民情懷,這種政治素養深刻影響着他們的執政方式和政策導向;伴隨着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又使他們具備了開闊的世界眼光。
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全會的決定,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決心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