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領航新征程】獨家述評 | 用“心”建設“更有溫度的城市”

中國新聞來源:新民晚報 2018年01月31日 20: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孫紹波/畫

  方翔/文

  “我們要用心用力做好每一件事,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于細微處感受到我們這座城市的溫度。”昨天,上海市長應勇在上海市政府記者招待會上這樣説。

  “城市溫度”成為今年上海兩會會場裏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也成為昨天上海市政府記者招待會的“熱門詞”。18個問題,聚焦上海發展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當選的上海市長應勇的回答,字裏行間充滿著感情,體現的是政府對“始終有溫度的城市”的不懈追求。

  大自然的溫度,只能觸及人的體表,而城市的溫度則能夠深入人心。上周,近十年來最大的風雪襲擊申城。就在大雪紛飛的這一夜,上海部分區域積雪達到3至5厘米,多處地方出現冰凍。然而,第二天當人們走出家門,發現的卻是道路路面、人行道基本沒有積雪積冰。融化冰雪的不是天氣,而是這座城市的“溫度”。在交警、武警、路政人員、環衛工人的協同作戰下,上海道路得以安全運行。正如應勇市長所表示的,這也是上海實施精細化管理的一場小考。許多民生的事情看起來都不大,但都發生在老百姓的身邊,做得如何,老百姓會有切身感受。

  城市溫度還體現在百姓“最需求”上。全面“二孩”時代,托幼問題是政府、社會、家庭繞不開也躲不過的。當被問及去年上海發生的攜程親子園事件,應勇市長直面問題——需求迫切但供給嚴重不足,給出解決辦法——加快構築幼托公共服務體系。事實上,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設500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新建和改擴建35所幼兒園,開辦20個社區幼兒託管點,這對兒童和家長來説無疑是好消息。關注了百姓最盼望解決的急事難事,溫暖就自然會流淌進人們的心裏。

  高品質民生,一定是建立在藍天白雲綠水的好生態之上,改善環境就是改善民生。過去五年上海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但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改善民生。”“我們是答卷人,市民是閱卷人,能打多少分市民説了算。”“加快提升生活垃圾末端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能力,在上海當下遠比建幾幢樓重要得多。”……應勇市長在回答有關環境方面問題時説的這些話,讓我們對於上海未來的環境更加充滿信心。

  今年,上海的養老金、最低工資都會繼續有所提高。應勇市長的這個承諾真正體現了“我們追求的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要互促共進,這讓老百姓切身體會到城市的進步。政府新增財力要優先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7年上海經濟總量突破三萬億元。“但我們更看重的是GDP背後的高質量發展,GDP背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GDP背後呈現出的增長穩、結構優、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應勇市長這樣表示。從黃浦江兩岸45公里的岸線全面貫通開放,到逐步實現蘇州河兩岸公共岸線的貫通;從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鬆,到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從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服務好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到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重點建設“三區一堡”、實施“三個聯動”等等,都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感受到上海在邁向“全球卓越城市”過程中,城市將發展得更好,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要把《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35》中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建設一座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我們不僅需要“速度”,也需要“溫度”。城市始終有“溫度”,離不開人文素質的“軟實力”和城市規劃的“硬實力”。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未來一定是充滿希望的,也一定能讓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們生活得更加美好。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