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審時度勢,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11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已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從“大寫意”轉向“工筆畫”,成為世界上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
古絲綢之路正煥發新的生機。中國與各方攜手同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築就通向美好未來的陽光大道。
造福世界的“發展帶”
“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
2023年10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深刻闡明“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
這是2023年10月1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附近拍攝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景觀佈置。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偉大的思想,凝結著歷史的智慧,啟示著未來的方向。
從擘畫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藍圖,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從倡導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到提出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習近平主席為各方攜手推進這項開創性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
十一載春華秋實。共建“一帶一路”結出纍纍碩果:
——我國成功舉辦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建成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
——我國與多邊開發銀行聯合籌建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分別設立3500億元人民幣融資窗口,基本建立了多元、穩定、可持續的投融資體系;
——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與共建國家間貨物貿易額累計達到160萬億元。“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協議簽署數量和互認國家數量均居全球第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
11月15日上午10時20分,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隨著X8083次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從站臺緩緩駛出,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
2024年11月15日,第10萬列中歐班列—X8083次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在重慶團結村站準備發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馳而不息,這支往返歐亞大陸的“鋼鐵駝隊”跨越新里程,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臺。如今,中歐班列已通達25個歐洲國家的227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的100余個城市,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
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
共建“一帶一路”奏響了“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的交響樂,開闢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成為造福世界的“發展帶”。
2024年2月1日,在陜西西安,消費者在“中歐班列(西安)進口商品年貨節”上挑選哈薩克斯坦糧油産品。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共促高質量發展造福人民
今年10月26日,在位於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吉國立技術大學內,由浙江承建的吉爾吉斯斯坦魯班工坊正式揭牌。
魯班工坊,是以中國古代傑出工匠魯班命名的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平臺,主要是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被稱為“一帶一路”上的“技術驛站”。
共建魯班工坊是習近平主席一直關心推動的重要項目。2023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中亞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時説,“在中亞國家設立更多魯班工坊”。
2016年,首個魯班工坊——泰國魯班工坊啟運。8年多來,中國已在亞歐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個魯班工坊,學歷教育累計培養學生近萬人,實施職業培訓超過3.1萬人次,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橋梁。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日起,造福人民、惠及民生,就是其不變的目標。11年來,一個個“小而美”“惠而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實落地:
2014年12月,由中國企業承建的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澤蒙—博爾察大橋建成通車,結束了近70年來貝爾格萊德市多瑙河上僅有一座大橋的歷史;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實現了老撾從“陸鎖國”到“陸聯國”的夙願,讓物流運輸變得快捷和成本可控;
甘肅首趟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在敦煌市鐵路西貨站綜合貨場等待發車(2022年4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2022年3月,中國援建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誼醫院投入使用,改善了柬埔寨的醫療條件,降低了當地居民看病花銷;
2024年8月,由中國企業承建的瑙魯艾沃港碼頭升級改造項目反滲透泵房正式通水運營,更好滿足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一條條公路鐵路、一座座學校醫院建成啟用,一個個民生實事項目加快推進,幫助共建國家民眾解決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産生活條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11月29日,裝運鐵礦石的海鐵聯運班列經過福建莆田湄洲灣港羅嶼作業區附近的一座橋梁(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發展的故事中,人永遠是最活躍的主角。在共建國家人民眼中,“一帶一路”是越來越好的生活,也是照亮前路的明燈。
斐濟楠迪,中國—太平洋島國菌草技術示範中心內,巨菌草長勢驚人,11月份一天能長5到8厘米。
2012年,斐濟農業和水道部楠迪推廣官阿特勒尼·烏伊納卡洛與中國專家緊密合作,將菌草技術引入斐濟。“菌草不僅可以培育出高品質的食藥用菌,還可作為優質飼料,帶動畜牧業的發展,是斐濟人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她説。
通過舉辦菌草技術培訓班、建設菌草技術示範基地等交流合作形式,如今,菌草項目已在100多個國家落地生根,在脫貧、就業、治沙、發電等領域釋放巨大潛力,成為造福世界的“幸福草”。
2024年8月26日,林佔熺教授(右二)在福建農林大學向盧旺達留學生介紹菌草栽培靈芝技術。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斷,闡明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文價值。
跨越大洋大陸,人民心心相印。教育、科學、文化、體育、旅遊、考古等領域合作深入推進;魯班工坊、“光明行”和菌草等一批“小而美”亮點品牌,促進了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了民生福祉……這條惠及各國人民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攜手譜寫絲路時代新篇章
當地時間11月14日,在中國和秘魯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雙方代表進一步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規劃。中秘將深化在基礎設施和物流、貿易投資、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的互利合作。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夥伴國家同中國雙向奔赴,攜手開啟合作新篇章。
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秘書處揭牌,正式啟動秘書處工作;
9月,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産權高級別會議宣佈將啟動專利加快審查試點、地理標誌保護和合作試點等一批新的務實合作項目;
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發佈《“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行動計劃(2024—2029)》,進一步明確了“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行動路徑……
今年以來,各方合作不斷深化,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2024年9月20日,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的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上,來自伊朗的參展商(前左一)向觀眾介紹産品。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各國迫切需要以對話彌合分歧、以合作促進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的意義愈發彰顯、前景更加光明。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有決心,有誠意,更有行動:
2023年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
1年多後,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宣佈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其中,“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置於八項行動之首。
命運與共,逐夢同行。
這是愈加寬廣的“合作之路”——我國將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同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
這是充滿機遇的“發展之路”——我國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支持各國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
這是備受關注的“普惠之路”——我國將繼續實施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和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預計到2030年可使相關共建國家的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同時,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協同增效……
路在腳下,夢在前方。中國將攜手世界,堅定不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同繪就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畫卷。
文字記者:魏玉坤、周圓
海報設計:潘紅宇
統籌:徐曼、張善臣、郜新鑫、王宇軒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