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五週年:國運傳承的持久力量

中國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2016年06月27日 10:3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文化自信之“夢”:更持久的力量

  “布哈裏的《聖訓實錄》享譽千古。花拉子米的《代數學》堪稱人類智慧的一座豐碑。伊本·西拿的《醫典》集世界醫學之大成,他的哲學著作《治療論》被奉為中世紀哲學的最高典範……”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的演講中細數當地的文化遺産,並再次提到了“朋友圈”——“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廣,‘一帶一路’建設逐漸成為沿線各國人民共同的夢想”。

  曾有外國代表問:一個不斷發展的中國怎樣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推本溯源,意味深遠——

  “我們從哪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佇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組浮雕,表現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的全景圖。我們一方面緬懷先烈,一方面沿著先烈的足跡向前走。我們提出了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千年前的絲路輝煌,張騫策馬、鄭和遠航,播撒文明之花。如今,“一帶一路”戰略成為世界跨度最長、最具潛力的合作帶,成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新的時代注腳。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論述體現了宏闊的文化視野,這正是基於對世界文明發展的更深認識,對中國文明歷史的更深領悟——這正是中國崛起中的文化自信。言及和平,“協和萬邦”“親仁善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談及歷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論及責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講到尊重,“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這既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思想,又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哲學,體現了傳承與創新的辯證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彰顯了中國在發展新征程上的高度自信與孜孜追求。

  4月28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交易所樓大屏,播放著六歲的中國小超模孫嘉璐在T臺走秀的精彩片段,她展示著中國的民族服裝,瀟灑而自信。

  而在大洋的另一端,德國紐倫堡·埃爾蘭根孔子學院舉辦的聯歡晚會上,一部德國學生表演的話劇《梁祝》引得場下觀眾歡呼。目前在德國,每年約3萬人學習漢語,越來越多的德國高校開始設立漢語師範專業。

  這是中國眼中的世界,也是世界眼中的中國。

  穿越5000多年的歷史煙雲,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國的苦難與輝煌、光榮與夢想。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當前,“十三五”規劃正在全面展開,21世紀頭20年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最後時段,距離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只有不到五年的時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已經開啟。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薄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字字鏗鏘。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