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西篇】《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解讀:共建生態灣區

中國新聞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2017年03月17日 11:5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B

  戰略:劃定生態紅線共建生態灣區

  《規劃》指出,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必須堅持生態優先,必須堅持區域主體功能定位。要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陸域、海域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不同縣(市)主體功能區定位,構建北部灣城市群陸海統籌的主體功能分區格局。

  北部灣城市群要共建區域生態屏障(包括廣西境內的大明山水源涵養及土壤保持生態功能區、四方嶺-十萬大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等),構建陸海一體生態安全格局。要堅持群內群外生態建設聯動,加快推進城市群生態安全關係密切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維護藍色海灣生態安全。要建設水系生態廊道,強化岸線資源保護和自然屬性維護,加強生態修復。要加強沿海基幹防護林帶紅樹林、海草床、河口港灣濕地、海島等重要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強化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進一步健全中越北部灣海洋生態保護國際合作機制。

  北部灣區不僅在構建綠色經濟方面努力先行一步,更將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建設綠色要素保障體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城市綠色交通系統建設,則是引領綠色生活方式的另一條工作主線。

  “綠色”是《規劃》篇章的一個重要置頂詞語。北部灣城市群在培育綠色産業集群上既要改造提升臨港工業等傳統産業,也要培育壯大新動能。衡量北部灣地區生態的指標之一,可以觀察欽州三娘灣的白海豚——白海豚嬉戲,説明北部灣的生態環境不錯;如果白海豚走了,那麼生態環境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C

  思考:如何建設北部灣生態城市群

  由於環境與生態問題集中表現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生態化建設模式逐漸受到全球關注。空氣和水的質量下降、綠地減少、自然資源枯竭、能源緊張和廢棄物排放,以及對稀缺、擁擠的城市空間的激烈競爭等種種跡象表明,環境退化已經成為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圍繞提高承載能力、推動可持續發展,首先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工夫。一方面,全力提高區域投資強度,特別是以生態為核心的區域。另一方面,要依託生態海灣,統一規劃,群外建設生態屏障,群內打造生態廊道,強力保護海岸線和海洋生態系統等生態敏感地區,層層遞進、重點管控,確保近岸海域水質整體上達到Ⅱ類標準以上,構築陸海一體生態安全格局,建好藍色生態灣區。同時,啟動城市藝術美化工程,打造具有鮮明風格的城市景觀天際線,形成現代、大氣、高雅、簡約的城市審美效果。

  北部灣作為後發展地區,面臨工業化、城市化與環境保護的兩難選擇,走城市群發展生態化道路是化解發展難題、實現新跨越的正確選擇。北部灣生態城市群建設既要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發展觀,立足生態資源優勢與特色,實施建設生態北部灣戰略,又要通過區域協調與發展,使北部灣區域形成一個空間結構合理、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和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