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軍事頻道 >

美媒稱美軍模擬中美網絡戰 2020年將被擊敗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7日 14: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資料圖:美軍網絡戰指揮中心。

  近日,美國《戰略研究季刊》雜誌刊登了一篇由克裏斯托弗布隆克撰寫的文章,討論了未來十年內美國及其同盟國和中國之間爆發網絡戰的景象。該文章的目的不在研究這種衝突出現的原因,而在於研究網絡戰如何取代傳統衝突方式,及其在戰爭變化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本報編譯此文,僅供讀者參考。

  爭奪馬六甲

  《網絡戰爭文化限制:美國武裝部隊的體驗》一書的作者亞歷山大瓦卡稱,在爭奪網絡戰中領導地位的問題上,美國武裝部隊內部持有不同看法。據他透露,美國海軍認為網絡空間是一個不同於海洋競爭的領域;美國空軍則信奉意大利軍事理論家朱利奧杜黑(1869-1930)將軍的制空權理論,他們認為在該領域,敵對雙方會以一種類似戰略轟炸的方式,打擊對方的網絡基礎設施。

  假設中國未來以“挑戰者”的身份,引爆中美網絡戰——人們不難看出,未來中國有可能會將美國的特定行動視為挑釁,甚至是威脅。假設,未來十年內美國以台灣問題或其他事情為由,拒絕償還中國債務;而且,不斷深化的美印關係及雙方在印度洋日漸擴大的軍事存在,令中國開始擔心石油及其他波斯灣和非洲原材料海上運輸航道的安全;另外,在軍事領域——特別是在海上力量方面的持續投資,使日本日益具備制衡中國崛起的實力。

  未來,新加坡會成為中國和美國爭奪的焦點,因為新加坡對馬六甲海峽有著重要的影響,北京希望新加坡能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但美國卻希望對新加坡保持影響力,從而控制馬六甲。

  因此,中國很可能會在2020年夏末,在網絡領域“擊敗”美國,併發揮對馬六甲海峽的影響力。這並非中國的魯莽之舉,而是一種實務的舉動,特別是在中國對抗一個正在衰落的大國(美國)、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印度)以及宿敵日本的時候。

  揭開網絡戰面紗

  對中國而言,網絡戰被認為是數十年內戰略發展的重要領域。目睹了1991年海灣戰爭伊拉克所經歷的慘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理論家對美國軍方不可思議地運用信息技術(IT)指導戰爭,並多次在戰爭的關鍵時刻帶來壓倒性的力量充滿敬畏。此外,有傳言稱,美國曾通過滲透伊拉克的信息網絡,系統地攻破了該國的防空系統,中國對此頗為擔心。在20世紀90年代末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軍事打擊行動中,美國信息力量再次展現了其作用,在上述行動之後,這一系列事件給中國發展其數字化部隊提供了極佳的理由。

  假設到2020年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組建成數字行動指揮部,指揮部負責指揮6萬多官兵行動。 其7個軍區將各擁有一個超過4000名官兵的網絡戰團。此外,在上海之外,中國已成立一支完整的網絡戰師,據説該師只針對美國政府及軍隊網絡。然而,在該領域,中國擁有的最大資源是其信息與通信作戰研究所(ICOI)。儘管軍隊的行動系統處理每日訓練,遵守中央策略與行動方針,然而,有關信息行動的想法卻是來源於信息與通信作戰研究所。

  信息與通信作戰研究所由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負責,但和中國科學院存在一定聯絡。該機構至少擁有1.5萬名工作人員,從本質上來講,它就是“國家黑客實驗室”。

  這引起了美國國防當局的高度警惕。雖然不能肯定他們會成為作戰隊伍,但至少可以説中國的網絡進攻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網絡戰是指侵入對方中樞機構的電腦網絡,盜取其機密情報、破壞其技能的行為。當今各國無論是在國防還是在國內各項建設中都已實現了電腦網絡化管理,因此網絡受到攻擊無異於國家中樞受到攻擊。

  在其他主要國家軍隊中,網絡相關內容只不過是負責技術通訊的一個部門,但中國已形成了“網軍”,並且被置於僅次於陸海空和導彈部隊的獨立部隊的位置。

  中國的“網軍”成立於1999年,當時還不是正式的部隊編制。但到2001年就形成了正式的部隊建制。在2001年發生美中軍機碰撞事件後,中國的“紅客聯盟”網絡組織開始向美國發動大規模網絡進攻,甚至把中國國旗都插到了美軍的網上。此事被稱為中國“網軍”大發展的契機。

  據認為,中國“網軍”主要負責破解暗號、解讀情報等工作。中國參與網絡戰的並不僅僅是軍隊。一些政府部門除了審查、監視等功能之外,也能進行網絡進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來自敵國的網絡進攻。

  如今的美國仍在用網絡管理世界,因此它將中國的行為視為不能容忍的挑戰。因此可以認為,美中兩國在網絡領域的矛盾必將日益加劇。

  設定戰場

  如果説中國的意圖有任何提前先兆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在網絡空間中找到。幾個月中,國家情報安全局的情報分析人員和美國政府的信息技術管理人員會處理新一代通信網絡和傳統通信網絡中突然增多的探測活動,這期間會發生很多試圖危害美國秘密或絕密資源的活動。和近二十年的情況一樣,自動僵屍網絡會持續試圖進入國防部絕密電腦網絡、情報機構和美國親密同盟的系統。在有機會時,潛在競爭者和昔日盟友會閱讀彼此的郵件。但在面臨戰爭時,這種行動會受到很大阻礙。

  2020年6月,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發出特別警告,一串不明計算機代碼正在試圖繞過國防部絕密電腦網絡的高低二極管,進入未加密主機,目標是位於賓夕法尼亞的陸軍軍械庫。這種事件會很常見。國防信息系統局的專家每天都會處理幾十次未經授權的數據包試圖從未加密系統進入加密系統的事件。雖然高低通道可能會出現警告,但基本上,該問題的每個情況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假信息。一般來説,可能是軟體或硬體配置錯誤。

  在追蹤最新的事件時,國防部計算機應急反應小組前線調查員對他們的發現感到越來越好奇。乍看之下,一小段僅256字節長的數據是雜亂無章的,也許是損壞的數據包片斷,四散在網絡當中。在檢查中,這種情況可能被認為無害,最初碰見此情況的管理者可能會忽視這種事件,而沒有報告。國防信息系統局可能是電子監察中的最後一環。在檢查時,工作人員決定將表面看上去已經失效的代碼片斷,從嚴格檢驗系統分往國防信息系統局的訓練網絡。下一步就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十幾個頂級數學家帶往福爾斯徹奇的國防部計算機設施。

  雖然未來幾十年中具體細節可能是深度機密,但各種泄密及信息安全事件還是可以就這些不明代碼提供一些提示。轉至斷開的培訓網絡(試圖精確模擬機密分段網絡以及與互聯網連接的網絡),會看到進行某些特別行為代碼片斷,尤其是與網絡其他數據互動的代碼。

  情報軟體配套設備能夠在特定基礎上重建應用程序,而且沒有任何外部控制。有些情況可能是有偏差,但對於情報人員來説,這種奇怪數字現象可以解釋中國開始對盟國進行電子敵對行動的直接後果。

  沒有硝煙的中美大戰

  中國網絡戰的首次嘗試並非像許多領域內專家多年來預測的那樣,“網絡珍珠港”或“滑鐵盧”事件不太可能發生,除偶爾的故障之外,美國計算機網絡的表現好得令人驚訝。不過,在衝突期間,中國網絡力量能夠對全球重要通訊進行大規模擾亂。另外,他們還能在這個領域施加持久影響。

  中國在戰爭進行期間從盟國網絡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不得而知。不過,假設由於指揮機構數字基礎設施不可靠,所以美國及盟國指揮會更傾向於通過召開作戰會議做出決定。大部分決策權力被下放至該領域指揮官,他們中許多人都認為事情本來如此。儘管長期以來,在執行全球命令和控制時,美國一直依靠信息技術,但美國海軍軍官和陸軍將軍能夠迅速地重新依賴其下屬機構的主動力,以及其在數十年與國外軍隊訓練中建立起的關係。由於北京有能力破壞和切斷盟國電腦網絡,所以白宮決策者無法挑燈夜戰,篩選情報及選擇目標。不過,從最終結果來看,對所有盟國而言,這很可能是一件好事。

  2020年衝突的結果令人迷惑:在互相造成重大損失後,參戰雙方只需從激烈地網絡戰中撤退而已。新加坡保留了它的獨立,而美國與中國航空母艦艦隊之間的對峙也沒有一個定論。潛水艇被擊沉,巡航導彈出擊,但沒有炸彈落在夏威夷。全面戰爭的避免主要是由於雙方希望規避風險。在將近55天后,這場亞太衝突結束了,沒有達成任何公約、協議,甚至沒有進行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