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軍事頻道 >

美稱中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具備作戰能力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9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日前在接收日本媒體採訪時,透露了中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最新發展情況。他指出,東風-21D導彈在經過密集的測試之後目前已部署至東部沿海,並已具備初步作戰能力(IOC)。該型導彈的部署將使中美關係進入一種新的態勢。

    “中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具初步作戰能力”

    隨著兔年的到來,中國以遠超眾多國外觀察家預想的速度,取得了重大的軍事成就。2010年12月27日日本朝日新聞資深防務記者加藤陽一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羅伯特F威拉德的採訪,就可提供重要的新啟示:

    加藤陽一:就中國反介入/區域封鎖(A2/AD)能力而言,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發展當前處於哪種狀態?如何才能夠實際部署?

    威拉德: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系統正接受廣泛測試。用西方的説法就是,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系統已具備“初步作戰能力(IOC)”,即其目前已具備作戰能力——我認為中國會認識到這一點——但中國仍在繼續發展它。據我推測,在未來數年內,其將繼續處於測試階段。

    問: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系統已具備初步作戰能力?

    答:這個問題,你需要問中國,但通過反艦彈道導彈系統的發展、其在公開新聞報道中的證實,以及該系統的繼續測試,我估計它應該等同於具備初步作戰能力的美國系統。

    問:中國已經完善了導彈運載系統和傳感器瞄準系統。那麼,整個系統的集成是否已經完成?

    答:進入初步作戰階段的系統,通常是指大體上按照設計完成模式的系統。

    問:不過,他們還沒有進行實際飛行測試,或是測試攻擊移動艦艇,對嗎?

    答:我們還沒有看到過整個系統的水上測試。

    問:但您認為他們已經具備這種能力了嗎?

    答:我認為反艦彈道導彈的組件已完成開發與測試。

    問:對於美國而言,在中國的反介入/區域封鎖能力中,這種威脅更甚于潛艇威脅嗎?

    答:不,我不這麼認為。反介入/區域封鎖能力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詞彙,試圖體現中國及其他國家開發的各種能力。事實上,並非只有中國具有A2/AD能力。不過,就中國而言,這種能力由綜合空中防禦系統、例如潛艇等先進海上系統、例如反艦彈道導彈等先進彈道導彈系統,以及力量投射系統。

    反介入/區域封鎖系統或多或少可觸及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家,所以亞太地區許多國家都處於中國A2/AD能力覆蓋範圍之內。因此,對於那些國家而言,這一問題值得關注。雖然從很大程度上講,A2/AD能力旨在確保中國影響其周邊海域的軍事行動的能力,但這一日益壯大的能力已超出第一島鏈,並與該地區許多國家發生交疊。出於這個原因,這一問題值得東南亞國家關注,值得美國關注。

    通過加藤陽一對維拉德的採訪可以看出,中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已不再遙不可及。北京已成功發展、測試並部署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夠利用陸基移動發射裝置、遠程瞄準移動航母戰鬥群的武器系統。二炮部隊已具備在衝突事件中使用東風-21D導彈應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能力,因此,可以預計中國的威懾力已有所提高。

    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海軍一直基於“艦載航空部隊是航母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的理念,打造航母戰鬥群。反艦彈道導彈有可能會繞過航空部隊,將之從防禦等式中刪除。在此之前,只有潛艇能夠提供這種能力。就此而言,雖然中國正打造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但其卻無法展開有效的先進反潛戰,而美國卻可以——利用艦載飛機。相比之下,對於任何國家軍隊而言,防禦導彈,都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據美國國防部2010年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是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的衍生彈。“導彈射程超過1500公里,武裝有機動彈頭,當與適當的指揮與控制系統集成後,就有可能可為解放軍提供攻擊在西太平洋遊弋的航母的能力。”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可能已部署至東部沿海

    那麼,“初步作戰能力”的確切含義是什麼?據美國一家權威消息來源透露,在國防部軍事和相關詞彙詞典中,“初步作戰能力”是指“最初獲得有效部署武器、設備或經批准的特殊性能系統的能力,而且這些裝備由接受過充分訓練、裝備並且由軍隊提供支持的人員駕駛或操控。”此外,美國國防採辦大學的網站上也指出,“當一些部隊和/或組織接收在部隊結構中預定獲得的系統並且具備部署並維護該系統的能力時,那麼它便具備了初步作戰能力。”

    不過,這仍達不到“全面作戰能力”。雖然國防部的辭典中尚未給出這個術語的解釋,但美國國防採辦大學已將“全面作戰能力”定義為“當所有部隊和/或組織接收在部隊結構中預定獲得的系統,而且具備部署並維護該系統的能力,那麼便具備了全面作戰能力”。

    或許,最為重要的是,“初步作戰能力”遠遠超出了“初步威脅能力”的模糊狀態,後者有時會被用來形容那些雖然成功進行了測試但並未部署的系統。2007年,在描述一款不同的導彈時,國防部的一位官員解釋説:“這是款當中國領導確定需要它們時,便能得到並加以利用的系統。初步威脅能力與初步行戰能力的區別在於,現在我們評定東風-31或許並未完全綜合到部隊結構中,或許並沒有獲得所有必需的支援人員/設備,而我們原以為他們已經將其全面投入運行……區別在於所説的已經就緒或可供利用的系統,現在未必已全面運行。”

    在美國防禦共同體內,上面所提及的全部術語都有非常明確的定義與內涵,因此與國外體系進行確切比較是個不小的挑戰。而且,這還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如果沒有全面考慮到所有細微的差別,就可能會出現誤解。維拉德似乎正努力將“初步作戰能力”納入適當的美國體系內,與此同時強調它是美國的一個特殊術語。

    因此,中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武器系統可能已列裝作戰部隊(而不是測試或訓練部隊),而且這些部隊有能力/已認證/有資格在戰鬥中部署該武器系統。

    按照美軍有關“初步作戰能力”的標準定義,以及自中國出現過幾次的相關聯的眾多反艦彈道導彈數據點,按順序得出了以下結論:

    測試:中國必須開展嚴格的測試項目,以證明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已經成熟到了足以進行初步生産、部署及使用的程度。這可能包括進行多種飛行測試,雖然迄今為止尚未在水上進行全面整合。

    生産:今天的“初步作戰能力”狀態有力地證明了,報道中所提及2009年秋完工的一家東風-21D火箭發動機工廠或一些相關的準備已經發生。

    部隊:中國部隊必然已經接收了東風-21D導彈。而且,這些部隊一直在進行部署、使用、維護該款反艦彈道導彈、支持性基礎設施以及相關系統的訓練。這或許與今年7月報道的為廣東省韶關的二炮新導彈旅建造設施的事情有關。

    C4ISR:雖然是一個無疑會遇到連續挑戰及改進的領域,東風-21D的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情報、監視及偵察(C4ISR)基礎設施必須足以支持基本航母戰鬥群(CSG)定位的能力。2009年,中國接二連三發射先進衛星的舉動表明,北京政府正齊心協力構建天基架構,以便支持這種初步能力(雖仍處於適度階段)。

    部署:根據之前第二炮兵的部署模式,預計性能更好、與C4ISR相連的東風-21D會將在不同部隊大量部署,直到大多數反艦彈道導彈達到解放軍認為的足夠震懾目標的水平為止。

    威懾:在當前能力的基礎上,預計中國已經期待通過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達到一定程度的威懾力。

    最後,一種重要的警告——干擾。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剛具備初步作戰能力,但並不代表美國和盟軍部隊不應忽視干擾能力的有效性。

    雖然初步作戰能力狀態是一個重要信息,但中國消息、美國官方聲明和報告中也有大量關於反艦彈道導彈的數據。他們不僅為那些研究中美戰略關係的人員提供了有利的案例研究,對在信息不完全條件下進行分析的人員也很有價值。

  東風-21D導彈將使中美戰略關係進入新的態勢

    現在,威拉德將軍認為,現在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系統是可行的,必須加以考慮。這一系統並不是虛幻的。這不是“毫無依據”的虛張聲勢。美國不能忽視此種能力。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能夠達到什麼作戰水平?速度有多快?更廣泛地説,從戰略方面來看,這將對地區威懾動態造成何種影響,對美國的戰略、作戰理念和部隊部署計劃又意味著什麼?甚至第二炮兵自身也不確定在實際作戰情況下,東風-21D的確切作用如何。在實際使用之前,沒人確定這種反艦彈道導彈是否會達到預期的作戰效果。

    相對而言,反艦巡航導彈的基本理念是有效的。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是否與宣傳的一致,或在宣傳範圍內仍不得而知,但要領已在戰鬥中進行過試驗(1982年的法蘭克福戰爭中,皇家海軍已經領教過)。魚雷、激光制導炸彈和GPS制導炸彈也是此種情況。

    同時,反艦彈道導彈並不是獨立系統,其是包括潛艇、攻擊機甚至水面艦艇等系統在內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武器有缺陷,可被反擊,仍然代表著美國部隊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在西太平洋發生危機時,必須要處理這一問題。

    東風-21D初步作戰能力狀態的含義是,以前沒有考慮的一些可能性,現在必須要加以考慮。有了反艦彈道導彈,在威懾力方面,這些不確定性對中國有利。在危機或戰鬥情況下,美國指揮者必須劃出東風-21D的射程圈,然後決定是否冒險將航母戰鬥群派入這一射程圈。

    今天,越來越自信的中國有決心捍衛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管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實際作戰能力如何,中美戰略關係都已進入一種新的動態。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希望北京和華盛頓能夠找到更好、更和平的方法解決雙方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