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軍事頻道 >

俄官方稱中國殲11B戰機有自己技術非蘇27仿製品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09: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蘇霍伊總裁公開闢謠,殲-10更顯“中國特色”

  在不久前的珠海航展上,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國産戰鬥機、教練機閃亮登場,顯示了“中國製造”在軍用飛機領域的突破和發展。但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7日卻刊發題為《“反向開發”助中國戰機一飛沖天》的文章,認為中國在該領域取得進步源於對俄制戰機的模倣。對於許多業內專家來説,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觀點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殲-11並非簡單的模倣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蘇聯解體一年後,極度缺錢的克裏姆林宮開始向中國銷售其龐大的武器庫,包括俄羅斯空軍的驕傲──蘇-27戰鬥機。”按照該報的説法,中國一直從俄羅斯進口武器並對這些武器進行“反向開發”,發展出了殲-11B戰鬥機,“中國工程師不光‘克隆’出蘇-27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雷達,還安裝了最後一個零件——中國産噴氣式引擎”。顯然,西方將中國的殲-11B戰鬥機簡單認定為俄制蘇-27的仿製品。這種以偏概全的説法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多方駁斥。

  事實上,一些西方軍事媒體同樣認為殲-11B並非蘇-27的仿製品。澳大利亞《空軍力量》雜誌日前就披露了中國殲-11B型戰鬥機的最新研發動態,並稱其與蘇-27SK戰鬥機有很多不同點,不能單純將其看作是蘇-27SK的“克隆機”。文章指出,殲-11B型的機身和引擎與蘇-27SK相似,但殲-11B型的一些系統與蘇-27SK完全不同,在衍射平顯、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和玻璃化座艙等方面都顯示出獨特設計。

  更權威的説法來自蘇-27的“娘家”。早在幾年前,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總裁米哈伊爾波戈相就曾表示,某些媒體有關中方倣造蘇霍伊戰機的説法“純屬外行”,因為早在1996年俄方就向中方出售了蘇-27SK的知識産權。波戈相強調,俄羅斯官方也從來沒有對中方提出過“倣造質疑”,“我們堅信中方製造的戰機含有自己的技術成分和國産部件。美國等‘專家’也許想在俄方售給中方的知識産權上做文章。我希望我們的中國同行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被挑撥離間所左右。”

  由此可見,殲-11B雖與蘇-27系列在外形上很相像,但確實是有中國血統的新式戰鬥機,而西方用其大做文章,很可能存有挑起中俄軍貿衝突的不良居心。

  全新設計已獲國際認可

  如果説殲-11B戰鬥機仍有蘇制(俄制)裝備的影子,那麼殲-10則是“中國設計”的最直接體現。

  殲-10戰機屬多用途、單引擎、單座、戰術戰鬥機,造型及材質新穎,空中隱蔽性強。香港《中國評論》此前的報道指出,殲-10戰鬥機採用了獨特的前置可控鴨翼加大三角翼的鴨式氣動佈局結構,飛機的機身線條流暢,採用了機身融合翼技術。另據美國《航空週刊》近日披露,中國已將殲-10B型戰機的進氣口改為橢圓形,並正在完善為其配套的WS-10A型發動機;同時,殲-10戰機子系統的作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中國正在研發新一代有源電子掃描陣雷達,可替換飛機當前的機械掃描陣雷達。報道引述一名中國設計師的話説:“有源電子掃描陣雷達對任何戰機來説都是一種重要的進步,可大幅提高可靠度和雷達性能。”

  除了殲-10 ,具有良好出口前景的“梟龍”輕型戰鬥機、L-15“獵鷹”高級教練機和K-8教練機同樣體現著“中國製造”和“中國設計”的國際吸引力。據《斯裏蘭卡衛報》12月7日報道,11月27日至30日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裏出訪斯裏蘭卡期間,雙方探討了雙邊軍事合作問題,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庫雷希對隨行記者透露,斯方對中巴聯合研製的“哈立德”主戰坦克和JF-17 “雷電”(梟龍)戰鬥機都很感興趣。由此可見,中國設計、製造的戰鬥機已積累了良好的聲譽,國際競爭力與日俱增。

  中國航空工業更加自信

  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航空工業取得的成績也日益突出。當年,在前蘇聯的技術援助下,中國造出了殲-6,實現了先進戰鬥機領域“零的突破”。隨後的殲-7戰鬥機雖然是對米格-21的模倣,但完全是中國航空業自力更生的結晶。從殲-8戰鬥機開始,中國進行了更多新的嘗試,殲-10、“飛豹”、“梟龍”等型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在先進戰鬥機研發領域完成了“華麗轉身”,實現了自主設計和自主製造的重大突破。

  當前,與美歐和俄羅斯研發的第四代、第五代戰鬥機相比,中國戰鬥機仍屬後起之秀,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在戰鬥機整體設計、機載設備以及航空發動機領域,“中國製造”的飛躍式進步卻是有目共睹的。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航空工業未來必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追趕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