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弱國無外交,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外交一直是低人一等。1950年,黨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三年的浴血奮戰,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人的氣勢,也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共産黨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個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外交理念,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1949年9月27日,周恩來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兼外交部長。
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莫斯科簽訂。
1950年4月1日,中國與印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抗美援朝。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
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北京接待印度政府代表團,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6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正式寫進中印和中緬發表的聯合聲明中。
1955年4月,萬隆會議發表《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包括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全部內容。
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戲曲故事片《梁山伯與祝英臺》。1954年,這部電影被中國代表團帶到瑞士日內瓦,在日內瓦會議期間向西方各國放映。
日內瓦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五大國的身份參加國際會議,西方國家也亟待了解這個一上來就敢於和美國掰手腕的新政權。周恩來讓翻譯告訴外國觀眾,《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人重感情也愛好和平,讓世界感受到了一個東方國家的文明傳統和友好感情。
1954年6月25日,利用日內瓦會議的休會間隙,中國代表團一行第一次訪問印度。就在兩個月前,關於西藏問題和中印兩國關係的談判剛剛結束。談判中,中方首先提出了談判的指導方針,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與和平共處。儘管談判過程中交鋒不斷,但由於有著共同的指導方針,談判自始至終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中國提出的這五項指導方針,也作為處理中印兩國關係的基本準則,被寫進雙方協定的序言裏。
1954年6月28日,中國代表團訪問印度的最後一天,兩國總理髮表聯合聲明,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指出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各國間,而且適用於一般國際關係中。一時間中印友好掀起熱潮,周總理所到之處響起印中人民是兄弟和五項原則萬歲的歡呼聲。新德里還有一條大街被命名為“五項原則大街”。
一年後,在印度尼西亞萬隆,中國代表團又出現在亞非29個獨立國家舉行的國際會議上。這是二戰後,亞非國家召開的第一次沒有西方國家參加的大型國際會議。
然而,會議開始的氣氛並不友好,有些國家對新中國深懷疑慮甚至抱有對立情緒。輪到中國代表團發言的時候,會場裏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國總理的身上。
周總理的翻譯用英文宣讀了總理的補充發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共産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産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
中方的發言使會議氣氛為之一變,讓亞非會議繞過了暗礁,回到了“求同存異”的航道上。
大會上,周恩來再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指出,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是可以實現和平共處的,在保證實施這些原則的基礎上,國際間的爭端沒有理由不能夠協商解決。
會議最終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後公報》,其中倡導的和平相處和友好合作十原則,不僅包含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全部內容,而且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
在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發展了相互關係,先後同緬甸、尼泊爾、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1970年,第2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和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中接受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74年,特別聯大通過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也明確把五項原則包括在內。
幾十年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如今,中國已經同世界上17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依然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
2014年6月,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週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對這個充滿了“和為貴”等中國智慧的外交理念,給了形象而深刻的解讀。他説,當今世界有70多億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5000多種語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韆鞦,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天空足夠大,地球足夠大,世界也足夠大,容得下各國共同發展繁榮。水漲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滿,大家發展才能發展大家。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要相互補臺、好戲連臺。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