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995年,單位準備進行體檢,正對著一堆長達1200多分鐘紀錄片素材發愁的湖北電視臺紀錄片編導張以慶,心裏咯噔一下,最後的反應卻是,最好能得個乙肝,這樣就可以推卸掉剪輯片子的責任。
那時41歲的張以慶已經在全國紀錄片界拿過幾次大獎,但壓力從沒減輕,讓他屢屢想到放棄。比如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是跟拍了兩個多月、關於5名大學生實習經歷的片子,卻一直難以尋找到合適的結構進行敘述,這讓他寢食難安。
最終,“想”通過得乙肝來緩解壓力的張以慶“希望”落空了———體檢結果出來,他什麼病都沒有;而最後,那部“沒能躲過去”的紀錄片《啟程,將遠行》,獲得了1995年度的中國電視“金童獎”一等獎。
9年來,張以慶還將鏡頭對準了音樂世界中的智障兒舟舟,以及一位有著一半意大利血統的中國女人白,她和熊貓英在一間房子裏一起生活了14年,並憑《舟舟的世界》及《英和白》兩片,獲取了多項紀錄片國際大獎。
而在本月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上,他拍攝製作近四年之久的《幼兒園》奪得了本次大會的惟一大獎。此前的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還授予該片最佳人文紀錄片創意獎。國際評委認為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現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兒童世界是成人世界價值觀的折射”,“全世界每一位觀眾都能産生共鳴”。
“日託生”張以慶
“我要回家!”《幼兒園》一片的開頭,是小朋友開始踏入幼兒園第一天,死死抱著轉身離去的媽媽不放手,並且哭聲響亮。這次鏡頭對準了一家全托制幼兒園。但在打開鏡頭蓋之前,足足有兩個多月的時間。
“從今天起,攝製組主創人員開始上幼兒園,所不同的是,對於我們的觀察對象——全托制的孩子們,我們屬於那種不用家長接送,自己來去,早出晚歸的日託生。”在“幼兒園手記”中,張以慶這樣形容自己在2001年時多出來的一種“新”身份。那一天是5月10日,他和製片趙虎、攝像劉德東以及燈光、錄音、劇務在內的團隊,扛著器材走進了武漢市一家歷史悠久的、有著上千名學生的著名幼兒園。
主題是在為《舟舟的世界》配音的曹海鷹家裏確定下來的。比張以慶大1歲的曹海鷹曾經在武漢電視臺當過主持,十年前差點成了張以慶紀錄片中的主角。後來下海經商,旗下的天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從《舟舟的世界》、《英和白》開始就成了張以慶紀錄片的投資商。當時大家不知道怎麼談起今天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準則缺失。曹海鷹提到了美國一位作家的説法,大意是人們一生中所恪守的,是從幼兒園到中學的規律。直覺敏銳的張以慶立即想到了人類社會中亙古不變的許多準則,小到生活規範“飯前便後要洗手”,大到道德準則“不要説謊”,無不是在幼兒園中就已經形成的,於是,張以慶便開始設想著,如何讓成年人再上一次幼兒園,讓他們再凈化、美好、純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