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國內關於紀錄片真實性問題的思考,通常被三個方面 因素阻擋,以致很難進入實質性的層面:一是被語言和風 格,尤其是紀實性的語言與風格等形式化因素所遮掩;二 是被紀錄片中主觀應不應該介入等簡單化因素所困擾;三 是把紀錄片的真實性問題提至哲學層面,被其抽象化因素 所籠罩。人們很少涉及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如何實現其真 實性的問題,也很少具體地探究紀錄片真實性的多個層面、 多重含義的問題。本文認為前者正是思考紀錄片真實性的 根本意義,而後者則是導致長期以來對紀錄片真實性問題 糾纏不清的癥結所在。
本文是要跳出語言和風格層面來探究紀錄片的真實性 問題,不贊成把真實問題簡單化,也不贊成把真實問題哲 學化。紀錄片的真實是可感受的,紀錄片的真實是可表達 的。同時,紀錄片的真實又是多元的,有時候是對物質現 實的還原;有時候則可能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人文化理解; 有時候甚至是作者內心觀念和情緒的一種外化。
之所以借用“真實高於月亮”這一詩句作為本文的題 目,來引領關於紀錄片真實品性的理解和思考,是因為她 既具有多元的思考空間,又肯定地表達了本文的一個觀點: 紀錄片的品性中,真實是“第一性”的。
表象與真實
似乎再也沒有比紀實性的畫面更具有真實的基質和品 性了。的確,紀實性的畫面往往給人以客觀的觀點記錄或 還原現實生活的感覺,其實很多時候由於種種因素的干擾, 紀實性的畫面隱含著不真實的成分。紀實性的畫面,能保 證的只是表象的真實,而無法保證本質的真實。因為紀實 只不過是一種方法,它並不能確認所捕捉的畫面的表裏一 致性。如果他攝錄的場景是一個沒有經過干擾和破毀的原 生態,用紀實手法所攝取的畫面自然具有真實的品性;相 反,如果用紀實的手法拍攝的是非原生態的場景,其畫面 就不會有真實的品性,而且往往會隱含不真實的因素。
記得有一次要拍攝一部真實反映120急救中心的紀錄 片,正式開拍前例行到醫院進行先期的口頭采訪。在採訪 過程中,了解到不少有關該醫院由於設備問題、電話線路 問題,以及人手問題等等而導致病人延誤最佳搶救時機, 甚至失去生命的種種事故。然而當我們拿著攝像機正式去 採訪的時候,原先了解到的那些事故,很難再從醫院人員 身上得以證實,要麼避而不談,要麼輕描淡寫、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