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原因分析
這兩年參加中國紀錄片“學術獎”、“金鷹獎”的評獎,每次要看幾十部、上百部的國産紀錄片,而其中絕大多數是紀實性的作品,然而已經很少有像前些年那樣讓人眼睛一亮的時候了。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對於紀實性作品,現在已經不再有前幾年的那種新鮮感了。況且這些年中國電視紀錄片中的紀實作品在語言風格上也沒有太多的發展。其二是現在做紀錄片已經沒有90年代前期那種自由的環境了。
記得那時紀實作品剛剛流行,特別是其中的一些作品在國際上獲大獎以後,許多電視臺領導開始重視紀錄片,把能不能拍出優秀的(很直接的標準就是獲國際大獎)紀錄片視作評價一家電視臺品位水準高低的重要指數。因此,各電視臺紛紛抽調精兵強將,劃撥相對高得多的製作經費、自由地使用設備、自由地安排時間,終極目標就是拿國際大獎。享受這種優厚待遇的同行們,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們紛紛製作出了好的紀錄片,並在各種國際電視節中獲了獎。遼寧臺、寧夏臺、山東臺、四川臺、上海臺等等,都差不多。
這一時期紀錄片創作的環境模式和成果,直接導致了兩個結果,同時也是兩個誤區。第一是人們蜂擁著去拍紀實性的紀錄片,甚至認為紀錄片就是紀實一種形態;第二是人們的紀錄片創作在物質和時間上都奢望有那種環境模式。其實,那種紀錄片創作的環境模式是一種理想的模式,這種模式只存在於紀錄片欄目化之前,或真正市場化之後。而當前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生存條件,並不適合那樣的一種創作環境模式,可是許多人還依然沉迷於此,這是造成紀錄片創作人員困惑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轉型時期的紀錄片經營
1.無可奈何花落去
紀錄片已經失去了以往的尊嚴,也打破了以往的神秘。把紀錄片定位於“一群精英製作出來給另外一群精英看”的理念在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市場。當前中國電視紀錄片正處於又一次的轉型期。這一次轉型與10年前的那一次不同。如果説前一次的轉型是紀錄片自身的演進,更多是紀錄片審美特性上認知的變化,帶有明顯的主動色彩的話;那麼,這一次的轉型則更多是紀錄片外部因素(主要是市場因素)促成的改變。紀錄片大批量地進入大眾傳媒後,它的功能將由原來的偏重於作者化的內在體驗轉向對外的傳播,以滿足大眾的需求。大眾的需求是多層面的。因此,紀錄片欄目化或頻道化播出,勢必需要不同層次、不同形態、不同題材的紀錄片。從原來的紀實風格紀錄片一統天下的局面,轉向風格多樣化的局面;從只關注老少邊窮的弱勢群體,轉向對整個社會不同階層、特別是普通階層的關注;從關注生活表象、外在故事性,轉向對生活不同層面、尤其是內心層面的關注。
中國紀錄片市場化後帶來的這次轉型,需要調適多方面的關係,以保證紀錄片有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因為這樣的轉型一個直接的影響是離以往的那種純藝術的形態遠了,離紀錄片的本性遠了。當然,這種困境和轉型,也是中國紀錄片真正走向成熟、回歸其藝術品格之前必然的陣痛。
紀錄片欄目化播出後,其節目不得不以“産品”的形態而非以“作品”的形態出現。因此,需要調整以往把紀錄片神聖化的姿態,建立新的觀念來對待紀錄片的經營。
那麼,在欄目裏定期播出紀錄片使製作會有些怎樣的變化?市場化給紀錄片帶來什麼?
2.從小作坊到流水線
在最近CCTV-10的幾個紀錄片欄目的策劃會上,大家討論更多的不是以往常有的選題、風格等話題,而是紀錄片作為節目製作的模式。
在前幾年,紀錄片的同行們都努力堅持個性化的創作,不僅追求與他人的不同,而且也在追求自己不同階段的不同風格。那時,根本就羞于談“模式”這樣的話題。時過境遷,在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慢工細活的那種“創作”式的紀錄片製作方式已經被要求限時完成的“製造”方式所取代。為了節省成本、應付播出,欄目化的紀錄片中,對於製作模式、經營模式等等的探索,已遠遠比探討紀錄片的屬性、類別等話題來得實際。因此,如今每一個紀錄片的欄目都在尋求建立適合自身特性的多快好省的模式,以實現流水線式的製作。如果説,以往的中國紀錄片創作多是以小作坊的方式來經營、並注重品性和個性的話,現在在欄目裏播出的紀錄片,則更多是模式化的流水線批量生産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