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藝術品市場泡沫何時消融 1 >
同樣,一樁喧囂一時、並由金融創新引發的“藝術品份額交易所”模式,讓監管者看到風險,讓跟風者看到隱憂,讓投機者看到機會,讓“草根”們看到暴富的可能,也同樣讓資本先行冒險者們看到又一個財富寶庫。
始料未及。自4月13日,本報獨家披露《天津“文交所”內幕揭秘》以來,記者已從不同渠道接收到數十個不同投資機構或藝術品擁有者的電話或郵件,其中既有資本市場私募人士,也有經營奢侈業務投資的富豪,更不乏擁有多件珍稀藝術品的收藏人士,他們諮詢都因為“對藝術品份額交易頗有興趣”。
隨著2011年1月8日,天津文交所首批藝術品份額交易發放,市場對於天津文交所模式的質疑聲頻繁而強烈。盤中交易份額從最初“一日千里”的猛漲,到最近“死水微瀾”的靜默。
如今,無論是日交易接近於零的天津文交所藝術品份額大盤,還是即將交易的鄭州文交所苛刻的交易制度設定,都在向市場警示對金融創新的風險與質疑。
事實上,在市場看來,“民營資本+統一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設置模式、朝令夕改的交易規則、漏洞百齣的藝術品評估機制乃至説不清、道不明的藝術品來源,無一不是“文交所模式”迷霧所在。
但是,“文交所”藝術品份額交易模式讓資本玩家們看到的同樣是下一站富豪的故事誕生地。
嗅覺靈敏的資本玩家將如何通過資本與碰觸到其神經的“文交所”模式對接?五一假期,本報記者通過與諸多“對藝術品份額交易頗有興趣”的資本玩家親密接觸,試圖勾勒不久後或將上演的嫁接在“文交所”模式平臺上的那一幕幕資本運作大戲。
海歸欲打通藝術品關節操控定價權
初見王舟(化名)是在北京東三環一個酒店大廳的咖啡館。在美國生活10年的他,數月前應朋友之邀回國,其在美國的職業是藝術品拍賣行業的投資顧問。
2011年4月底,數次聯絡後的王舟與記者碰面。跟王舟同行的還有一位被其稱為項目負責人的神秘人士。
“我們公司還在籌備中,具體背景不方便透露。”王向記者解釋道,而對於王個人,記者從藝術品收藏有關人士處了解到,其在圈裏的名氣不小。
“我們對於藝術品份額的模式很感興趣,初步決定向這個領域投資。”與王舟一起的神秘人士開門見山道。“你覺得這個項目在政策法規上有何問題,運營的話,最關鍵的步驟又是什麼?”
目前,身披金融創新的光環,加之有關部門對於促進國內文化藝術産業發展的文件綱領,這種以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的模式暫時由地方金融辦監管,各地方創辦文交所的呼聲越來越高。繼天津、鄭州之後,廈門也將開啟其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市場,成都、廣州、西安等地則積極觀察,文交所遍地開花似難避免。
群雄逐鹿下,如何在競爭中取勝?
業內人士認為,文交所盈利模式在於交易費和藝術品份額挂盤費用的收取,要想獲得資金和藝術品持有人的青睞,關鍵在於如何設定交易規則。
對此而言,鄭州文交所似乎是幸運的,但又是不幸的。
天津文交所暫停開戶後,鄭州文交所成為唯一吸收投資者入市進行藝術品份額的交易所,導致其將吸引大量資金蜂擁而至。由於前者交易規則缺失帶來的負面影響,鄭州文交所的交易規則門檻設置頗高,規則也較為苛刻,極大地限制了交易的參與度和資金的流動性。
“交易規則肯定沒有問題,這個我並不擔心,我們的幕後團隊有很多是資本市場專家,專門設置有關規則。”上述被王稱為項目負責人的神秘人士透露,此次其運作的項目背後的投資人士中,即有上市公司參與。
“實際上,我回國加入這個團隊,最開始並沒有想過做藝術品份額交易所。”王舟稱其應邀回國本來是籌備藝術品拍賣行。
曾就職于美國佳士得藝術品拍賣公司的王舟,也正好看中迅速興起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回來後發現藝術品份額交易所的運營模式,這種全新模式在世界上可謂首創。”
王舟以從事藝術品拍賣的敏銳嗅覺意識到,這是藝術和資本完美結合的機會,“藝術品拍賣行與藝術品份額交易所,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係定位,是一個有趣的命題。”
“與資本市場相似,拍賣行屬於藝術品一級市場,份額交易所則屬於二級市場;不同的是,藝術品份額的定價及其掛牌交易後的標的價值,與藝術品拍賣價格直接挂鉤。一般來説,如果某件藝術品拍出天價,那麼與其類似的藝術品份額盤中價格,必受資金追捧大漲。這又會反作用於拍賣行,促使類似藝術品的拍賣價格上漲。”王舟告訴記者。
他坦言,藝術品拍賣行業的水頗深,多數情況下,買賣雙方的情況都出於商業秘密不得透露,藝術品拍賣的價格做假幾乎是常態,“只需交納拍賣價格所需的稅費即可,其他費用則可協商。”
這意味著,如果誰同時控制藝術品拍賣行與藝術品份額交易所兩項關聯業務,那就可以輕易控制藝術品及藝術品份額定價權。類似于股市的操控上市公司利潤進而影響股價。
“文交所份額交易”僅是私募大佬的切口
相比較王舟等人的“拍賣行”與“交易所”一條龍的投資模式,資本市場橫亙多年的私募大佬級人物李先生對於“文交所”模式的期待,似乎更大。
“從鄭州文交所的創立模式而言,他們並不局限于藝術品份額交易,而是將發揮交易所平臺更多的業務功效。”4月30日,五一勞動節小長假第一天,這是專程從上海趕到北京的李先生與記者見面後的第一句話。
實際上,2011年3月,鄭州文交所籌劃的內部研討會上,其籌建團隊便提出今後的多項業務板塊,除藝術品份額交易外,還包括藝術品質押融資業務、小額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高額藝術品大廳交易模式等,而有關電影等文化事業的股權份額融資的模式,對李先生觸動頗大。
“目前,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僅停留在藝術品份額上,而鄭州文交所的有關電影融資等文化産品的份額,為我們的投資拓展了新思路。”李先生坦言,其團隊已就此展開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
對於有關電影等文化産品的融資模式,鄭州文交所CEO張保盈曾舉例道,如果一個電影投資拍攝需要2億元,如有1億元資金缺口,那就可將其作為文化産品份額在文交所發行上市,供投資者認購,電影上映後的收益,可作為他們的回報。
“我國電影電視行業已呈現産業鏈,一部電影類似于一家公司,各路資金方如同股東,類似電影等文化産品的份額發售,實際上已等同於公司的股權上市。”在李先生看來,如果電影等文化産品能沾上文化藝術品份額的光,在文交所上市流通發售,那麼許多文化産業類公司,則同樣可以通過此類方式“曲線”上市。
“如果電影算文化産品,那麼一個網頁也該屬於文化項目,而網頁運作團隊則等同於一個公司管理層,若對一個網頁建設的份額化,則類似于該網站公司的股票上市。”
“我們投資文交所份額交易,主要目的是作為切入口。”李先生直言不諱,其構思的文交所未來發展方向是,在文化藝術品份額的包裝之下,其或將成為類似于新三板掛牌公司。
“但文交所的交易將更活躍,與新三板不同的是,文交所掛牌的不是IT等科技公司,而是文化産業公司或項目,甚至使其成為類似于創業板市場外的文化板。建立這個平臺,將能做更多的資本運作,乃至類似期權、權證的項目。”李先生語出驚人。
風投狩獵文交所上市機會
5月1日記者與風投人士任先生見面之前,任和他的團隊曾四次向記者發出見面邀請,比較起王舟和李先生的投資模式,任和他的團隊則把目光看得更為開闊。
不得不承認,資本玩家們的投資目光異常敏銳。僅僅一個多月,風投們已在文交所私募股權投資路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
“我們對於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所這個新興行業更為感興趣。”任先生表示,雖然藝術品份額是一種金融創新,但對於他們而言,其與任何一個行業都無差別,他們的目的就是用投資人的錢,去投資他們覺得有潛力的行業,等待該項目成熟後,退出盈利。
“文交所”撩撥資本神經 嫁接藝術份額逐利模式漸浮
實際上,任與其團隊所做的是一個傳統PE風投的投資模式。
“即將成立的這只私募主要投向四個方面,文化藝術品份額交易所在其中的佔比頗大,目標是選擇數家有前景的文交所投資。我們不會僅以財務投資的方式參與,會網羅目前業界對這一業務真正熟悉的優秀管理人,介入投資的文交所後,將按做大做強的方式整合相關資源,最後的目的就是將其推舉上市。”任簡單地向記者介紹了他的資本與文交所對接模式。
實際上,對於將文交所做大上市的想法,並非是任及其團隊獨有。
據接近於天津文交所創始人屠春岸的知情人士透露,無論是最初的天津文交所和鄭州文交所,其創始人在籌建文交所的構思中,做大做強後掛牌上市,都是其創建發展文交所的階段性重要目標。而天津文交所和鄭州文交所在創立其背後的運作公司時,皆以股份制公司的方式註冊成立,即是為今後的上市鋪路。
另類交易通道隱憂
經過連續數日的明談暗訪,記者發現,除上述三種文交所與資本對接的方式外,藝術品份額交易所的另一個渠道功能,還可能成為“貪污受賄、洗錢、走私文物”等另類的罪惡渠道。
截至目前,天津文交所九幅掛牌畫作的主人真實身份未曾披露,使得市場傳聞重重。
業內人士指出,藝術品拍賣行保護持有人的商業規則,如果沿用到需要公開披露信息的文交所,那將使得文交所交易可能産生更多迷霧。
“根據現行法規,國家公職人員雖然不允許參股公司,但並沒有規定他們不允許收藏。”一位接近天津文交所的有關人士坦言,“國家公職人員的藝術品,可能來自其業餘愛好底價購得,也可自稱祖傳之物。而對於國家公職人員持有的藝術品,目前尚無條款規定,不允許其在交易所份額後交易。如果他們通過某個藝術品份額交易平臺,完成藝術品份額發售,則實現了價值增值。同時,該交易所也存在合法利用投資者的錢變相‘賄賂’,從而打通自己的有關人脈關係的嫌疑。”
據報道,剛完成首批藝術品份額發售的鄭州文交所,因涉嫌違法文物交易遭到國家文物局調查。
4月26日,國家文物局向河南省文物局發函稱,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王鐸詩稿》、《全遼圖》。依據《文物保護法》及實施條例規定,該公司涉嫌違法從事文物經營活動,並請當地文物局予以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