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中國式危機之稅感時代 >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一直被公眾普遍認為是免費福利的月餅也要繳稅,俗稱“月餅稅”。消息一齣,迅速引發網友的圍觀熱議。
和“月餅稅”一同被圍觀的還有被網友戲稱為“妻稅”的婚前房産加名稅。
8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指出: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房屋、土地權屬原歸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的,免徵契稅。
如今,“妻稅”已死,“月餅稅”依舊。
“稅感”時代
稅,從沒有像今天這樣令國民關注。
有媒體稱,中國已進入“稅感”時代。所謂稅感,是指人們對稅收的敏感越來越強。稅感的背後,其實是納稅人權利意識的覺醒。
8月23日,有媒體報道稱南京對婚前房産夫妻間加名開始徵稅。這一消息迅速引發民眾的強烈關注。
兩天后,一條《契稅成“妻稅”情何以堪》的評論引發網友共鳴,“妻稅”一詞迅速傳播。
有意思的是,對於是否徵收“妻稅”,南京稅務部門在7日內先後換了三種説法。
8月23日,南京地稅局表示“今天就開始徵收”。
8月24日,南京地稅局又稱“等總局文件”。
8月28日,在國家稅務總局表態“短期內恐不推行”的3天后,南京地稅局決定“暫不徵收”。
網友gilman2010對此評論道:“在一個提倡法治的國家,法律的朝令夕改,政策的7天三變,政猶如此,民何以堪?”
8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於房屋土地權屬由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契稅政策的通知》,“妻稅”被正式叫停。
“妻稅”的免徵,被不少網友視為“民意的勝利”。
網友韓-沙澧-翁表示:“暫停收取‘妻稅’不僅讓國人實際感受到民意的勝利,更可以期待制度的人本取向。原來,在我們身邊,民意也可以左右決策的。”
無獨有偶。8月26日,有媒體報道稱一直被公眾普遍認為是免費福利的月餅被繳稅。隨後眾多網友在網上表示抗議。
網友們抗議的不只是突然多出的“月餅稅”,更是擔心“月餅稅”的徵收可能會提高應稅收入的稅級。
“月餅稅”甚至可能讓按照新個稅法無需納稅的人也變成納稅一族。
有媒體舉例稱,假如某人每月工資6800元,若加上一盒300元的月餅,其稅級便會陡然增至更高一檔,所得稅將增加300元。
換句話説,他要為一盒不一定需要的月餅支付全價。
對於“月餅稅”,稅務部門稱,是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徵收的,徵收合理合法。
網友質疑“月餅稅”屬於重復徵稅,某地稅務部門表示:這“屬於‘複合稅’的問題,也是國際慣例”。
“‘月餅稅’對個人收入影響不大。”稅務部門在回應各方質疑時淡定表示。
對於稅務部門當前“見縫插針”式的收稅,網友冰/xin兒諷刺道:“我要交呼吸稅,快點來收吧!!!”
月餅稅“七宗傷”
“‘饅頭稅’、‘月餅稅’、‘加名稅’,合法徵稅為何總是難以服眾?遭災遇難一捐就是成百上千的同胞們,難道就是為了爭這百八十塊、針頭線腦的稅錢嗎?”網友的連串反問令人深思。
人們不禁要問:“月餅稅”、“妻稅”究竟讓民眾傷在哪?
制度傷:稅收制度有名無實
針對“月餅稅”和“妻稅”,有不少聲音直指政府收稅不按制度辦事,因為“應不應該收”是立法部門的事。
深圳市政協委員郭晉龍表示:“目前在我國,稅務機關以部門規章或通知的形式,自己制定稅收文件,自己決定收稅範圍和項目的情形依然存在。”
“在2000年立法法正式生效後,這種情形是否具有合法性呢?這恰恰是公眾對‘夫妻房産加名稅’和‘月餅稅’強烈不滿的深層原因吧?”他質疑道。
權利傷:納稅人權利難保障
也有不少觀點認為,“月餅稅”反映了在納稅人權利意識日益覺醒的今天,公眾在稅收問題上對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著比以往更為強烈的渴望。
知名網絡評論人五嶽散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月餅稅’的敏感並非是為了那點兒小錢,而是納稅人對於稅率的不滿以及稅收使用不夠透明的條件反射。”
他同時表示:“沒有權利的稅款,就相當於保護費。”
公平傷:稅收也應一碗水端平
還有不少網友將矛頭指向稅收不公:在民企、外企等體制外單位日子艱難反被盡力“拔毛”,而在政府、事業等體制內單位福利豐厚卻相安無事。
網友國民01質問道:“在中國,真正的好福利,不在民間,而在政府。中秋發個月餅算什麼,各級政府機構巧立名目,發出各種N倍于幾塊月餅的福利,怎麼沒有徵稅?”
網友王福重也表示:“按照稅法,月餅徵稅沒問題,可是稅收的圭臬是公平……官員平時吃喝嫖賭都報銷了,我幾塊月餅,你較真什麼呢?”
功能傷:失效的稅收調節機制
稅收的作用本來是調節貧富差距,但稅務部門卻一面對富人收入一籌莫展,一面緊盯工薪階層的口袋。不少網友直批徵“月餅稅”是“舍本逐末”。
網友回冇一笑如此質疑:“官員稱高收入人群跟蹤系統是空白,徵不到稅。普通人有‘月餅稅’,上百萬股金分紅卻可避稅。”
學者王先慶指出,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是為了調節個體收入不平衡,應當削富濟貧。
民意傷:以人為本,路還很長
如果説“妻稅”的免徵是“民意的勝利”,那麼“月餅稅”表明:政府體察民意,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媒體人張天潘在微博上指出:“由‘加名稅’與‘月餅稅’引發的社會爭議與焦慮,是深植于社會分化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焦慮。基於此,我們不能不體察到其中蘊藏的民意與民情,然後順其而行事,更多地讓利於民,構建一個藏富於民的健康社會,不要積極於與民爭利。”
感情傷:過節談稅傷感情
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過節發月餅本來是件令人高興的事,但是今年的月餅讓人“添堵”。
“稅務部門徵收‘月餅稅’,自然有法可依。但這種稅收的出現,仍引起了人們感情上的挫傷。”網友馬振貴説。
他表示:“對月餅這類福利物品,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單位對員工的關懷,當稅收出現於此的時候,也讓這種關懷變了味。”
分配傷:“差錢”的民眾,“不差錢”的政府
不少網友表示,最令他們受傷的是,政府坐擁鉅額的財政收入,花著高企的“三公”經費,卻依然在“月餅稅”上寸步不讓,而財富分配的天平本應向民眾傾斜。
學者李春光直呼:“從房産加名稅到‘月餅稅’,我們以法律為擋箭牌,對小民錢包越發盯的死緊。作為財政收入世界第二的大國……我們是不是應對已成房奴車奴卡奴孩奴買不起房吃不起肉活不起也死不起的蕓蕓小民有些愧疚?要民生還是民不聊生?是個問題。”
媒體人李佳佳在“不能不為有關部門嗅覺之敏銳嘆服”之餘,在微博中建議:“在財政收入增速遠遠快於居民收入的現在,是否想過像香港、新加坡等地政府一樣,以退稅的形式把財政盈餘‘分紅’給民眾呢?要知道,政府盈餘全民分享,在很多國家早已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