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08網北京8月14日電 人民銀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再次出現負增長,為今年以來第二個月出現負增長。外匯佔款的減少,再度加強了存準率下調的預期。
數據顯示,7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為25.6575萬億元人民幣,6月末的餘額約為25.661萬億元,由此可得7月外匯佔款環比減少約38.2億元。
回顧今年以來的外匯佔款數據,增減規模此起彼伏。今年1月,外匯佔款新增約1409億元人民幣,2月僅增251億元人民幣,3月外匯佔款又新增1247億元人民幣。但4月外匯佔款則減少了605.71億元。此後,該數據又恢復增長,其中5月增加234億元,6月增加490億元。
外貿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是外匯佔款的主要來源,分析認為,外匯佔款再次出現減少,與貿易順差額和FDI減少有很強的關係。
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貿易順差為251.47億美元,大幅低於預期值343億美元。其中7月出口同比增長僅1.0%,環比則下降1.8%。FDI方面,目前有關部門尚未公佈相關數據,但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依然撲朔迷離,加之歐美經濟依然不景氣,外商直接投資難以實現明顯增長。
分析同時認為,外匯佔款減少,也與市場人民幣貶值預期再起的背景下,國際流動資金進入規模減少,甚至出現一定規模的流出有關。
我國經濟增長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放緩,造成了各界對於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並出現一定程度的國際資本外流。同時,國際環境看,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全球資産風險偏好下降,國際資本將繼續可能繼續呈現流出趨勢,人民幣升值預期將繼續弱化,貶值預期將繼續此起彼伏。這些因素都將抑制著外匯佔款的增加。
數據顯示,8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456,較前一交易日繼續小幅下跌9個基點,再創去年12月以來新低。
事實上,受貿易順差收窄、FDI規模下降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降甚至出現貶值預期等多重因素影響,2011年四季度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增量大幅下降,並出現了數月的餘額負增長。
外匯佔款被視作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的一個重要渠道,外匯佔款的不增反減,引起了市場對於流動性趨緊的擔憂,也再次增強了存準率下調的預期。
分析認為,雖然央行連續採取逆回購操作來平滑市場資金,連續逆回購能夠維護資金面的基本穩定,充裕銀行體系流動性,則需要存準率的下調。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十分複雜,也需要貨幣政策繼續進行預調和微調,而CPI進入“1時代”也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存準率再次下調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為彌補外匯佔款增量下降導致的基礎貨幣增速放緩,要實現14%的貨幣增速目標,要求準備金率下調1.5至2.5個百分點。在今年在已有2次下調的基礎上,預計年內還會可能下調1至3次,每次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