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馮海寧:賽維債務"黑洞"地方填 監管漏洞誰來堵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8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儘管新餘市政府拿財政資金為企業還債通過了當地人大審批,從程序上看似乎沒有問題,然而,這一做法不僅涉嫌違法,而且也讓納稅人難以接受。根據現行法律,地方政府既不能為企業進行擔保,更不能動用財政資金為企業還債。那麼,當地政府究竟是真法盲還是假裝無知?拿財政資金替企業還債的真實動因是什麼?

  財政資金有明確的使用範圍,即用於公共服務;也有一套完善的監管程序,通過預算編制、人大審批等程序進行監督。但從新餘市拿財政資金替企業還債這一做法來看,既私自改變了財政資金的使用範圍,也讓監管程序流於形式。按理説,地方政府的“糊塗行為”到了地方人大那兒應該被糾正,但卻審議通過,看來,不僅是地方政府“糊塗”。

  或許,地方政府和人大並不糊塗,因為在他們看來,雖然拿財政資金替企業還債涉嫌違法,但能幫助這家明星企業走出困境——因為明星企業不僅為地方政府“貢獻”稅收,而且還是地方政府的臉面和政績,代表著地方工業經濟的發展水平。也就是説,地方政府保護明星企業實際上也是在維護自己的顏面和利益,而地方人大則是為了所謂的地方發展大局服務。

  不過,拿財政資金替個別企業還債,不僅納稅人不答應,而且地方中小企業也有不公平感。眾所週知,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地財政普遍存在減收壓力和支出壓力。當地方財政拿出幾億資金替企業還債時,納稅人必然要問,這筆資金是否擠佔了民生支出?當地很多企業主也會追問,拿財政資金救助個別企業是否偏心,如果政府有錢為何不減稅?

  而且,即便拿財政資金替企業還債是正當的、合法的,但有多少實效還需理性評估。從報道來看,該企業從華融信託獲得的借款餘額為7.55億元,即政府為企業還債數額可能為7.55億元。但是,截至2011年末,該企業負債總額高達302.30億元,相比302億元負債總額,7.55億元顯然是杯水車薪。即使財政出資能讓企業渡過難關,也不利於企業自身成長。

  讓人憂慮的,不僅是地方政府拿財政資金為企業還債。在很多地方,政府為了包裝明星企業、龍頭企業,使盡了各種手段,既通過行政之手“拉郎配”,又給予各種特殊的優惠政策;既想方設法包裝企業上市,上市後又時常出手援助企業……某些明星企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地方國企,“比親兒子還親”。然而,行政之手對明星企業的重點幫扶,不但讓其他企業有不公平感,而且還容易讓明星企業迷失方向。

  以江西賽維LDK公司為例,激進擴張造就了賽維的迅速崛起,也釀下了苦果。而這家企業激進擴張的背後,恐怕也與地方政府的過度幫扶有關。據相關報道,新餘市市長劉捷在2012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協調做好風險防範準備,幫扶賽維等重點企業防範相關風險。可見,地方政府對於明星企業是多麼重視!但是,幫扶企業防範風險不能忽視政府風險。

  在筆者看來,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地方人大本來具有監督和制約作用,以防止政府走偏,但新餘市人大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給了政府替企業還債的方便;當現有的財政資金監管程序不能保證資金合法使用時,如何讓廣大納稅人發揮堵漏的作用,值得我們深思。但願新餘的出格行為能夠自行糾正,不要讓納稅人憤怒。

熱詞:

  • 地方人大
  • 監督和制約作用
  • LDK
  • 賽維
  • 財政資金
  • 貢獻
  • 不公平感
  • 地方政府
  • 明星企業
  • 龍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