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A股市場受國際板之害已不是一次兩次。去年5月份,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的一句“國際板越來越近了”,導致滬深股指産生一根“國際板陰棒”;去年11月份,受國際板傳言的影響,滬深股市再次出現下挫走勢。如果再算上昨天,國際板對於股市的“危害”已經是“連中三元”。
其實,只要因國際板波及股市下跌,相關部門一般都會進行澄清。如本次股指大跌,上交所及時表態稱,國際板近期沒有實質性啟動計劃;另有權威部門表示,國際板仍在研究中,推出無時間表。儘管澄清不可謂不及時,但國際板對於市場所造成的負面效應,顯然不是一句“沒有時間表”就可以緩解的。
監管部門對於推出一項重大政策或措施時,在沒有正式公佈或實施之前,常常以“沒有時間表”來釋疑。如果是利空,則沒有時間表就像懸在市場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有風吹草動,就會使市場産生恐慌情緒,近年來國際板不斷導致股指下跌即是最好的證明。
無論是從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需要上看,從將上海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上看,還是從A股市場將來的“走出去”,以及爭奪全球資本市場的定價權與話語權上看,國際板的推出顯然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監管部門不能每次都以“沒有時間表”來搪塞市場。畢竟,國際板的推出是大勢所趨,國際板已使A股“傷不起”,不能排除今後還有類似傳聞而對市場再次造成傷害。
目前市場對於國際板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反對者認為,放行境外國際巨頭髮行A股,將會加劇A股市場的“圈錢效應”;而且,由於A股估值普遍較高,外企以較高的市盈率發行,將從A股市場“圈”走更多的錢。更重要的是,近幾年A股上市公司的“圈錢”已使市場有不堪承受之重,如果再推出國際板,市場將更不堪重負。而支持者則認為,推出國際板,對於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對於使A股估值與成熟市場接軌等方面都大有益處。
國際板對於A股市場的負面影響,顯然不只是“圈錢”與分流市場資金這麼簡單,之所以其利空效應頻頻被市場放大,原因在於市場對於國際板的認識還處於一種模糊階段。雖然監管部門多次聲稱“技術準備已經成熟”“發行、上市、交易、結算的四個草案已經初步擬定完畢”“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等,但國際板到底如何運作,新股如何發行,是否會像A股市場存在“圈錢”現象等,投資者均是一頭霧水。如果監管部門能夠在國際板推出問題上做到更公開與透明,如果能夠有一個“時間表”,其殺傷力無疑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