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個月的時間內,六部委紛紛發文,表態要打破行業壁壘,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傳統壟斷性行業,種種跡象表明,“非公經濟36條”似乎要煥發活力。
銀監會: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與其他資本遵守同等條件,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並將村鎮銀行主發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至15%。
證監會: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參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設立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參與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減少行政審批項目。
國資委:國有企業改制上市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發股票時,不得在意向受讓人資質條件中單獨對民間投資設置附加條件,民間資本可以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戰略性新興産業。
交通運輸部: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進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服務和新興業務領域,打破地區封鎖和部門保護,支持交通運輸民營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兼併重組。
衛生部:廢除2000年印發的“城鎮個體診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一般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條款,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鐵道部: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參與鐵路線路、鐵路渡輪等場站設施建設,鼓勵民資參與鐵路工程勘探設計、施工等招投標,鼓勵民資參與鐵路技術創新,規範設置投資準入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