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莫讓海外涉礦變成海外涉“假”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5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月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佈海外礦業投資。人民幣國際化、世界産業分工導致我國對海外資源的需求大增,但回顧A股公司的涉外投資,不少項目中夾雜著虛假和混亂的信息。礦業是個知識高度密集的行業,再加上語言等方面的障礙,對待海外涉礦,投資者需要提高警惕。

  近期,一家上市公司宣佈投資南半球的三處金礦。其中兩個礦的黃金平均品位在20克/噸以上,但世界金礦的平均品位卻在2克/噸之下,這兩個金礦的平均品位已經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其開發價值讓人眼饞。不過,這家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由於評估時間較緊,評估人員未能對採礦權進行現場調查,評估的三個礦産均未提交符合當地標準的儲量報告。

  顯然,這家上市公司向投資者提供的數據可能與事實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將給投資者的判斷帶來很大影響。不過,在這個例子中,投資者還算幸運,因為上市公司至少披露了相應的風險。在涉外的情況下,如果上市公司不主動披露,普通投資者如何去獲取信息,又如何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偽,將成為一個難題。

  事實上,不僅是信息披露不夠充分,許多A股公司不愉快的涉外經歷甚至都存在著上市公司有意無意誇大信息誤導投資者的情況,如杭蕭鋼構海外鉅額訂單事件、勁嘉股份合作方烏龍事件以及哈高科薄膜太陽能電池高轉化率等問題,都一再提醒著上市公司在涉外事務中存在的風險管控漏洞。

  語言的隔閡和資料的匱乏使得上市公司涉外事項的風險管控漏洞進一步增大。由於語言不通,投資者很難找到合適渠道核實上市公司公告內容的真實性;由於資料來源少,投資者也難以獲得上市公司公告以外的其他資料。兩個障礙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涉外項目出現虛假或誇大信息披露的可能性驟增。

  具體到海外礦産投資,中外涉礦政策法規差別大、標準迥異,上市公司對海外項目的運營環境相對陌生,這些也會加大投資者面臨的風險。而想要通過監管完全堵住風險管控的漏洞,目前也還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現有條件下,投資者主動規避海外涉礦上市公司的風險或許是上上之策。

熱詞:

  • 上市公司
  • 礦業投資
  • 平均品位
  • A股
  • 勁嘉
  • 信息披露
  • 人民幣國際化
  • 儲量
  • 哈高科
  • 採礦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