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證監會回應美國指責:不應把監管權延伸到他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中美跨境審計監管呈膠著狀態之際,中國證監會官員17日首次就此作出回應,明確指出“一個國家不應把監管權延伸到其他國家”。

  在此間舉行的第37屆國際證監會組織年會上,主持人將跨境監管問題拋給了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這位官員當即表示:“應通過互助機制來解決監管協調問題。”

  姜洋説,目前在國際證監會組織框架下,應通過多邊和雙邊協議來解決跨境監管的協作問題,由當地監管部門提供配合,而不是把監管權延伸到其他國家,因為各國情況不同。

  就在前一天舉行的年會公開論壇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員艾麗斯沃特含沙射影地對“一些國家”在跨境監管中的“不合作”進行指責。她指出,在國際證監會組織的框架下,各國之間應當共享監管信息,而不應以主權為由不予配合。

  由於中國概念股風波,中美兩國近一年來正努力尋求跨境監管合作,但一直未有突破。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近日起訴總部位於上海的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未能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向前者遞交審計工作底稿。而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則發佈聲明稱,根據中國法律及中國監管機構的具體規定,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中國會計師事務所不得直接向任何外國監管機構提供文件。中美兩國監管體制和理念的分歧顯而易見。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應該建立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監管制度。”姜洋在17日舉行的論壇上説。

  持有這一觀點的監管者不只他一人。國際證監會組織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暨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辛哈認為,資本市場監管沒有絕對固定的標準,每個國家都應該基於自己的需求確立最為適宜的監管體系和理念。

  在姜洋看來,通過國際證監會組織的框架進行協商是解決跨境監管的有效渠道。他介紹説,從2007年10月以來,中國證監會與國際證監會組織成員簽署多方協議,與4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52個諒解備忘錄,目前運作良好。

  他説,這些備忘錄雖然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但已成為中國證監會監管的重要依據。這樣的框架促進了各方監管的協作,促進了執法的效果,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

  據介紹,2007年以來,中國證監會收到各國協助檢查的申請105件,涉及18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辦理了72件。中國證監會向境外監管機構申辦11件,完成10件。

  自4月份開始發酵的中國概念股風波凸顯了中美兩國之間的監管真空。一批會計師事務所被指責幫助企業粉飾報表,誇大利潤,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由於地緣問題,美國監管層一直未能對此類中國會計機構進行有效監管。

  中美雙方自2007年以來開始跨境監管談判,卻未取得實質進展。去年7月份的會談又無果而終。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面臨監管理念、司法管轄等多方面的現實難題,達成協定之路並非坦途。

熱詞:

  • 證監會主席
  • 監管機構
  • 監管理念
  • 他國
  • 監管層
  • 監管體制
  • 監管體系
  • 監管制度
  • 中美兩國
  • 證券交易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