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劉振冬:經濟政策微調重心將從需求轉向供給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劉振冬

  雖然許多宏觀數據並不樂觀,但自從2月24日下調存準率後,市場的降準預期遲遲沒有兌現。這是否意味著政策重心開始偏向供給管理,而非進一步刺激總需求呢?

  當然,隨著資本流入的趨勢性減少,以及5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急降四成至2360億,6月份甚至不足千億,未來繼續調降存準率仍是趨勢。但是,視流動性情況而為的調降節奏,將不會像市場預期的那麼頻繁。

  回顧2010年以來的政策調控,抑制總需求的快速膨脹是從緊政策核心,這也就決定了調控工具選擇更多在於貨幣政策而非財政政策。政策控制的重點是信貸、投資、泡沫,以及趨勢性的熱錢涌入,這些努力已經初見成效。如果現在的政策調整仍是偏重創造需求,那麼包括抑制投資過熱、房地産去泡沫化等在內的許多努力都將功虧一簣,因此預計政策在需求層面的刺激可能較為有限。

  而且,觀察當下的整體經濟形勢,包括勞動力、資源、利率和環境等在內的要素價格的上漲,及其對供給端的衝擊應該是政策考慮的核心。可以判斷,政策重心將回歸供給管理,財稅政策、産業政策等將成為政策調整偏重的方向,這也有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貨幣政策主要是為了保證流動性的適度,對衝外部資金流入的趨勢性減少。

  改善供給結構,政策重點應該在一些中長期的調整,包括財稅制度改革以刺激企業的內生增長動力。諸如,適當調整稅收標準,給予中小企業適度的稅收減免優惠,將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稅收起徵點提高;繼續推動增值稅從生産型向消費型轉變,鼓勵企業技改升級、提高競爭力;繼續推動服務行業的營改增。這些政策都將推動企業技術升級和産業結構調整。

  打破行業準入壟斷,打破城鄉戶籍界限,允許非公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也是有效增加供給的方法。此外,還應便利農民進城務工,降低其進城以後的生活成本,化解勞動用工成本上升的壓力。

  對於資源價格改革而言,雖然短期可能推動價格上漲,但中長期而言將倒逼下游企業升級轉型,也將提高上遊企業的供給積極性。如果同時適度打破上遊的準入限制,將刺激資源産品的中長期供給。在資金供給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反映出金融體系的改革並不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溫州的試點已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更為重要的是,應加快金融市場多層次建設和推進金融主體多元化參與,從而支持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在金融機構的進入管制難以實質放鬆的背景下,政策鼓勵的可行方式更多可能在直接融資方面,包括推動債券創新,發行集合債、垃圾債等。

  在政策重心從需求轉向供給的過程中,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將更加看重靈活性,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的短期政策工具的使用將更加積極,而存準率工具的使用將較為謹慎。

熱詞:

  • 供給結構
  • 政策調控
  • 經濟轉型
  • 經濟政策
  • 政策鼓勵
  • 經濟結構
  • 內生增長
  • 貨幣政策
  • 投資過熱
  • 中小企業融資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