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羅奇:美對人民幣糾纏不清 中美對話是檢討良機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13: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網5月3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刊文説,美國的主要威脅在於國內。指責中國只會耽誤解決國內重擔的時間。七年來,美國一直緊抓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放,這轉移了它對中美關係其他更重要課題的注意力。即將進行的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是一次檢討——和反思——美國策略重點的良機。

  文章摘編如下:

  自2005年以來,美國國會一再考慮通過立法,來保護受到所謂廉價人民幣威脅的美國工人。

  立法的理由很簡單:自2005年以來,美國的商品貿易赤字平均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4%歷史新高,而其中35%來自中國,相信是它操縱人民幣匯率的結果。

  美國公眾對這樣的説法頗有共鳴。但是,不論這樣的邏輯有多吸引人,它卻是錯的。首先,美國的貿易赤字是多邊的:在2010年,美國對88個國家存在赤字。多邊失衡是無法通過對雙邊匯率施壓來解決的。事實上,美國的主要威脅在於國內。指責中國只會耽誤解決國內重擔的時間——即通過削減預算赤字提振儲蓄,及鼓勵家庭儲蓄收入而不是依靠資産泡沫。

  其次,自2005年年中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了31.4%,中國人吸取了日本的教訓——特別是日本根據1985年的廣場協定做出讓步,讓日元劇烈升值所帶來的災難性影響——選擇了逐步升值之路。

  第三,中國外部失衡問題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中國經常項目盈餘佔GDP比重在2007年達到10.1%高峰後,將在今年收縮至2.3%。長期以來,美國官員一直認為中國儲蓄過剩是全球不穩定性的重要原因。但他們需要好好照照鏡子: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今年預計將達到5100億美元,比中國的盈餘高出2.8倍。

  最後,中國已經從世界工廠轉變為流水線。研究顯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中,只有不超過20-30%反映了在中國的增加值。大約60%的中國出口只是“外商投資企業”的出貨——從本質上説是全球跨國企業的中國子公司。

  中美貿易是個機會而非威脅

  中國不應該被戴上美國首要經濟威脅的帽子,中美貿易關係應該被當成是個機會。美國總需求的最大組成部分——消費者——目前是有心無力。

  出口是最有潛力的新增長源。目前,中國是美國第三大也是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抓住這一機會的關鍵在於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借中國即將支持消費以實現再平衡的東風。

  美國需要調整中美貿易日程的重點,把它放在擴大諸領域的市場進入上。美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不夠。美國應該重新考慮限制中國採購技術密集型商品的過時冷戰思維。

  沉睡已久的中國消費者馬上就要覺醒了。這正好契合美國的一大優勢——摩拳擦掌進入新市場競爭的熱誠。如果美國在即將舉行的戰略和經濟對話中頑固不化而浪費掉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那著實是一件丟人之事。

  (作者:史蒂芬羅奇 耶魯大學教授,曾擔任摩根士丹利亞洲非執行主席)

  (中新網)

熱詞:

  • 中美貿易
  • 人民幣匯率問題
  • 羅奇
  • 對話
  • 外商投資企業
  • 聯合早報
  • 2005年
  • 增加值
  • 國內生産總值
  • 資産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