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江西贛州日前驚現“人造豬耳朵”,市民懷疑是用明膠和塑料做成,不過,贛州有關部門的檢測結果至今“難産”。工商部門説,當地農業部門的一個檢測中心稱只能檢測是否是病死豬肉,而不能驗明豬耳的成分;公安部門則表示,贛州沒有單位可以檢測出豬耳朵的成分,只有南昌可以,但沒時間去檢測。
新京報刊登的評論文章指出,“人造豬耳朵”能夠堂皇進入市場,且制假售假的脈絡也相對比較清楚,當地有關部門完全可以順藤摸瓜,刨根問底,徹底查清楚這只豬耳朵的來源和流向。避免其流向更多渠道。豈能淺嘗輒止,只是查扣了一些豬耳朵、罰了一些款,甚至連檢測結果都一拖再拖、草草了事?
前不久,公安部在部署打擊“毒膠囊”的會議上,副部長黃明強調,要立足於全環節查明犯罪事實,迅速查明流向,一查到底。這一“全環節”查處的提法,值得江西贛州有關部門深思。
文章指出,豬耳朵已經擺在那裏,當務之急不是推脫與回避,而是應該本著為民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查缺補漏,從各個環節摸清豬耳朵危害途徑及可能涉及的渠道,加大違法成本的處理,給公眾一個明確的答覆。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