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漫畫:劉道偉
中央財大教授建議將購物卡納入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管理,從而監管好發卡機構的鉅額資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杜治洲認為,寄希望在購物卡上做文章來控制購物卡腐敗,並未觸及問題的關鍵。購物卡腐敗産生的根本原因不在購物卡,而是因為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失導致大量腐敗機會出現。因此,尋找導致腐敗機會産生的制度漏洞並完善制度,才是從源頭治理購物卡腐敗之策。
去年,一張小小的購物儲值卡(以下簡稱“購物卡”)在國內掀起了一場巨大風暴。2011年4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決整治收送禮金問題,對收送各類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商業預付卡的,以收送同等數額的現金處理。同年5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委《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進一步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
時至今日,國家對購物卡問題的綜合治理已近一年。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網,對250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購物卡腐敗問題依然嚴重。
受訪者中,22.0%的人住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26.6%的人住在省會城市或其他大城市,34.5%的人住在中小城市,15.7%的人住在縣城,1.2%的人住在農村。
對於所使用購物卡的來源,48.7%的人首選“單位發放”
北京市海淀區居民張媛(化名)發現,自從去年國家治理購物卡以來,單位基本上就沒發過購物卡了。不過,一個多月前,張媛和朋友在北京崇文門某大型商場選購首飾時,身邊突然湊上來一個中年男人,問她們需不需要用購物卡代付款。
張媛一開始挺納悶。在聽完對方的解釋後,她才弄明白是怎麼回事——這些人用較低的折扣價收購購物卡,然後在商場裏以能打折為誘餌尋找消費者,在一定折扣(高於收購時的折扣)的基礎上用購物卡替消費者付款,從中賺取差價。商場裏的銷售人員告訴張媛,許多消費者為了能少花些錢,很樂意讓這些人用購物卡代為付款。
在山東省煙臺市居民賈先生眼中,對於購物卡問題的治理好比是隔靴搔癢。他告訴記者,自己身邊用購物卡的人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就連他自己也用過幾張購物卡,面額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
“所謂購物卡實名制只是買卡人要實名制,用卡人不用實名制,這就好比有人實名制辦了一張銀行卡,裏面存上錢,然後送給別人去消費。這難道就能治理得了購物卡腐敗嗎?”賈先生質疑。
調查顯示,自從去年國家治理購物卡問題後,82.6%的人曾使用過購物卡,33.4%的人“經常使用”。
對於所使用購物卡的來源,48.7%的人首選“單位發放”,26.2%的人選擇“親友之外的其他人饋贈”,25.0%的人選擇“親友饋贈”,20.0%的人選擇“自己購買”。
關於受訪者所使用購物卡的面額,101~500元的佔45.3%,501~1000元的佔28.7%,100元及以下的佔18.9%,1001~2000元的佔8.9%,2001~5000元的佔4.1%,5001元以上的佔2.9%。
73.5%的受訪者對購物卡治理執行力度給予負面評價
去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委聯合製定的《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中明確給出了治理購物卡問題的具體措施。此次調查顯示,對於這些治理購物卡問題的具體措施,30.9%的人表示“了解”,24.9%的受訪者表示“一般”,43.3%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
在具體治理措施中,受訪者認為最有效果的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收受購物卡的,以收受同等數額的現金論處”(42.3%)。
接下來依次為:“對購買記名購物卡或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購物卡實行實名登記制度”(18.4%);“單位一次性購卡5000元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5萬元以上應通過轉賬,不得現金支付”(17.4%);“不記名購物卡面值不得超過1000元”(17.2%);“記名購物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11.9%)。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法學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朱大旗教授指出,7部委《意見》中明確規定了一些例如“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上”的購物卡份額起點,而正是這些規定為許多人規避購物卡治理提供了可能性。比如規定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購物卡需要登記,人們完全可以通過多次購買小額購物卡的手段規避登記;再比如規定單位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000元以上不得使用現金,一些發卡機構有可能和許多單位勾結起來開多張發票,每張發票的金額都不足5000元。
“購物卡問題之所以一直很難被真正治理,執行力度不夠、執法不嚴、監督管理不到位是重要原因。”朱大旗認為,在治理購物卡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人民銀行、商務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反腐機構、檢察院等各個部門,如何配合、協調好就成了決定治理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
調查中,對於治理購物卡問題的相關措施的執行力度,僅6.9%的人給予正面評價,73.5%的人給予負面評價,14.8%的人表示“一般”,5.8%的人表示“不好説”。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郭田勇教授認為,要治理好購物卡問題,必須從金融制度本身進行研究、設計。他建議,一方面應該給購物卡發卡機構設立門檻,國家發放相應的牌照,保證發卡機構的資質符合一定條件;另一方面,應該將購物卡支付納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管理,從而將發卡機構手中鉅額的資金監管好。
“購物卡問題表面上是卡的問題,實質上是財政信息公開的問題。”朱大旗指出,對於購物卡問題,許多公眾擔心的是,部分單位不公開購卡信息或者單位發卡去向不明,無法監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建立從預算到使用再到決算都全程公開、透明的財政制度。
85.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購物卡腐敗問題依然嚴重
在與購物卡有關的諸多問題中,公眾最關心的莫過於購物卡腐敗。去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1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8%的受訪者擔心濫用購物儲值卡會助長腐敗。本次調查則顯示,85.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購物卡腐敗問題依然嚴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任建明教授,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雖然購物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腐敗、行賄等不正之風的工具。由於現實中治理購物卡問題非常困難,所以應該禁止使用購物卡。對於一般老百姓而言,銀行發行的借記卡、信用卡實際上也能起到方便支付的作用。
“購物卡所引發的諸如腐敗等一系列問題,與整個社會大環境有關。”郭田勇舉例,在香港,購物卡的發行量非常大,但是購物卡腐敗的問題卻不嚴重。所以在治理購物卡問題上,不能簡單的禁止購物卡,而是需要相關部門緊密配合,規範購物卡的發放與使用,不讓購物卡成為藏污納垢的平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杜治洲認為,寄希望在購物卡上做文章來控制購物卡腐敗,並未觸及問題的關鍵。購物卡腐敗産生的根本原因不在購物卡,而是因為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失導致大量腐敗機會出現。因此,尋找導致腐敗機會産生的制度漏洞並完善制度,才是從源頭治理購物卡腐敗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