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周其仁:“中國製造”的轉型前景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6日 1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周其仁

  大家知道,中國經濟由兩個引擎驅動,一個是出口,另外一個是投資。其實,這兩個引擎共享一個基礎,這就是中國的製造業。製造業支撐著出口,也支撐著投資。因為所謂的投資,就是用儲蓄購買大量製造業的産品——鋼鐵、水泥、設備等——然後安裝到地上或地下,成為基礎設施。這樣看,認真觀察中國的製造業,可以對中國經濟有個基本的判斷。

  近年,中國製造業面臨不少新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中國製造”的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升得很急。2002年美國人有一項調查,結論是中國製造業的平均小時工資為64美分,僅相當於美國工人平均小時工資(21.64美元)的3%。自那以後,中國的人工成本開始加快提升。目前,我國製造業的小時工資大約等於發達經濟平均水平的10%。其中,城市薪資上升更快,據華爾街日報最近的報道,2010年中國城市僱員的平均年薪5500美元,比上年增長13%,比5年前增長77%(Laurie Burkitt, 2012-03-16)。

  期間,政策方面也發生著變化。近年中國政府的政策轉向更具包容性的增長,也就是考慮更多的人、特別是廣大勞工分享經濟增長之果。2008年,中國修訂了勞動法;2008-2011年中國法定最低工資的水平加快提速,去年各地的增長幅度平均在20%以上;“十二五”規劃要求,大幅度增加勞動所得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市場與政策一起發力,推動中國製造業的人工成本更快增長。整體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在人工成本方面的差距,大體從開放之初的100倍,收縮為目前的10倍;再進一步收縮為5倍、甚至3倍,所花費的時間可能比所有專家估計過的還要快。

  這就引起了喜憂參半的關注。一方面,經濟增長就是以人均所得的持續提高來定義的。因此,中國人工的加快提高,本來就是經濟增長的目標。但是另一方面,人們也關心:中國製造業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會不會因此加快消失?全球製造業的佈局和投資重點,會不會發生重大調整?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引擎,會不會動力減弱?“失速”的中國經濟,又會不會拖累金融危機後的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

  利用這個機會,我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迄今為止中國平均工資的快速增長,基本反映了勞動生産率的提升。這方面有不少研究和計算,有一項報告説,2000年-2010年間,中國的勞動生産率每年平均增長10%,比美國的2%快了5倍(證券時報,2011年11月12日)。要注意,中國勞動生産率的絕對水平當然大大低於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但這裡講的是生産率的變動率。好比速跑比賽,跑在最前面速度最快,但再加速就難了,而後來者可以加速更快。

  甚至對2008年以後引人注目的“工資通脹(wage inflation)”,我個人的看法,主要成因也是匯率機制還不夠靈活,結果中國雖然大體維繫了名義匯率的穩定或緩步升值,卻經由通脹的抬頭實現了人民幣實際匯率的上升。在背後,真正的經濟推手其實是中國製造業生産率相對較快的進步率(周其仁,2012)。

  如果這個判斷對頭,那麼基本反映生産率變動的工資較快增長,對製造業的成本結構與利潤邊際,就不會、也不可能産生實質性的損害。這可以由近年中國公司普遍的利潤狀況得到證明。看未來,由於地區間的産業轉移和承接還有極大的潛力,更由於中國人的學習曲線還有較快上升的空間,也所以我們不可低估,中國製造業還可能具有的長期競爭優勢。

  甚至現在大家普遍關注的人口轉型,也難以改變上述結論。包括老齡化在內的中國人口類型的轉變,當然有長期的重要影響。但是,至少這並沒有構成對製造業競爭優勢的現實威脅。因為觀察過中國農業的人都不難明白,我們超小的農業經營規模中還“儲蓄”著巨大的勞動力,伴隨著城市化和農地流轉的進程,只要有關政策對頭,這部分人力資源的潛力還將繼續釋放。

  中國工業增長真正的限制因素是市場需求。在當前,最現實的就是全球復蘇的步子緩慢。從2008年危機衝擊中國以來,我們已經觀察到,每當發達經濟復蘇的步子略略加快,中國沿海工業的訂單就上升,招工難的問題就突出,製造業的增長就強勁。問題是,這些接單工業産生的經濟能量,包括由此帶動的進口,看來還不足以拉動歐美日本的全面復蘇。這並不值得奇怪,現在要指望總量7萬多億美元的中國經濟,就能夠把歐盟(16萬億美元)、美國(15萬億美元)和日本(約6萬億美元)都拉起來,實在不現實。加上印度和其他新興市場呢?力量大很多,對全球增長的邊際貢獻更大,但怎麼看,還是像小馬拉大車。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回答本次討論會最後一項議題,即“確保後危機時期全球經濟的強勁增長”?我認為還是兵分兩路:發達經濟好好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中國印度則盡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對中國經濟而言,一個可能的方向,就是把一部分中國製造出口的能力,轉過來為國內的消費市場服務。

  事實上,在多年所得快速提高、人民幣升值,以及分配政策改善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國內消費市場增長強勁,潛力更是巨大。不少跨國公司和中國企業都發現,要緩解“中國製造”的成本壓力,不但可以經由綜合營運效率的提升,更可以通過抓到中國市場的先機,擴大市場銷售規模來對衝。畢竟,把生産基地搬到遠離中國市場的“低成本”位置上去,在戰略上得不償失。

  向國內市場轉,會面臨哪些障礙?我們來看一項統計,2011年中國城市服務業市場上空缺職位的數量,要比求職者多出了140萬。2010年呢?空缺比求職多出了100萬。這表明在我們這個製造大國,服務業才是影響轉型的軟肋,因為市場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以我追蹤訪問了幾年的北京華聯為例,他們開店的規模越來越大,差不多開一家旺一家,現金流好到不能相信。可是,生意很好卻招不到人!特別是招不到數量足夠的合格店長、“買手”(採購經理)和領班。順便提一句,國內市場上不少商品質量問題,其實也與服務業有關。消費者越來越忙,需要商店來幫他們挑選合格的商品。這個環節薄弱,既不抑制消費,也不能有效改善生産。

  回頭看,多少年勢如破竹向全球出口的“中國製造”,其實正是依託了香港和歐美日本的服務業,才一船一船走出去的。現在中國製造要向內需走,首要的是為服務業提供克服瓶頸的服務,包括政府放鬆不當管制的服務、改進稅制和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務、教育訓練的服務,以及特別重要的金融服務。政策制定者和業界有必要認識到,“為服務業的服務”可能是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

  小結一下。我的觀點是不要低估中國製造業持久的比較優勢,更不要得出“中國製造沒戲了”的輕率結論。在生産率較快提高的前提下,工資上升不但不會喪失市場競爭力,反而可以讓國內市場變得越來越厚實,成為培育較高品質中國製造能力的一個規模極其巨大的溫床。(作者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本文為作者在新德里召開的“中國與印度:持續的高質量增長”討論會上的發言稿。經作者修訂發表)

熱詞:

  • 農地流轉
  • 農業經營規模
  • 中國製造
  • 製造業
  • 低成本
  • 儲蓄
  • 失速
  • 買手
  • 2008年
  • 經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