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武鋼養豬”被誤讀折射集體反思:微利鋼企如何走出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鋼鐵行業遭遇寒冬,鋼企尋求多元化發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武漢鋼鐵集團宣佈養豬的計劃一經披露,即引起軒然大波。儘管此前媒體報道中提到的390億元養豬投資額有偏差,但鋼鐵企業微利已是不爭事實。

  武鋼董事長鄧崎琳算了一筆賬:眼下1噸螺紋鋼大概是4700元,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豬肉每公斤已接近26元,也就是説,鋼材二斤抵不上豬肉四兩。武鋼去年2000余億元銷售額,只有30億元利潤,鋼鐵主業只貢獻了10個億。

  這樣的對比,得到了同行一致認同。“武鋼養豬跑了題,但實屬無奈。”沙鋼集團董事長助理高文平昨日向記者介紹,進口鐵礦石價格高企、物流成本不斷增加,而鋼材銷售價格又上不去,中國鋼鐵行業利潤連續兩年銷售利潤率不足3%,遠低於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平。特別是品質高的鐵礦石全部靠進口,2009年以來最高曾達到180美元/噸,現在需求減少但仍在140美元/噸左右徘徊。

  其實,單個的困境比市場的整體形勢要嚴峻得多。最近,南京市對主要鋼鐵企業運行狀況摸底調查發現,同比去年1月份,營業收入下降22.9%,稅收下降26.1%,訂單下降近50%,銷售下降10多個百分點,利潤報表就很難見諸報端了。

  “各種成本激增,鋼企為何不向終端提價,最終打碎牙往肚子裏吞?産能過剩是‘罪魁禍首’。”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田伯平跟蹤研究全球鋼鐵行業多年,他直言,這場困境應該讓大家冷靜地思考中國鋼鐵行業的未來。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在促進我國鋼鐵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弱化了我國鋼鐵産業發展的競爭壓力,比如産能過剩、集中度過低、創新能力較差,最終導致産品同質化競爭激烈,鋼鐵企業在産業價值鏈中的定價能力減弱。

  田伯平指出,鋼産量呈邊際遞減趨勢是客觀規律,即在基本完成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工業進程之後,鋼産量就會遞減。比如日本,最高時年産量達1.8億噸左右,而目前降到9000萬噸左右。據統計,目前全球鋼産量14億噸,我國佔到6.9億噸,而實際內需只要5億多噸,嚴重供過於求。

  “現在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當前的市場低迷形勢對沙鋼的影響遠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縮減總産能、做精高端産能,是包括沙鋼在內的所有鋼企轉型的必經之路。”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告訴記者,國內投資慣性依然很大,調整將是長期過程,即使緩解眼下困境也要三五年,部分鋼企將被淘汰出局。記者昨天了解到,我省連雲港的幾個臨海鋼鐵項目就受調控影響遲遲未批。

  縱觀同樣面臨困境的國際鋼鐵企業,非鋼産業利潤佔比已達30%。而在國內,寶鋼、廣鋼的“非鋼板塊”收入雖不及鋼鐵主業,但利潤貢獻率超過50%;根據武鋼的計劃,“十二五”末非鋼産業佔比要從現在的8%提高到30%。

  田伯平認為,如果過於發展非鋼業務,尤其是與鋼鐵主業毫不相關的業務,將導致鋼鐵主業後續發展乏力,其中風險不容忽視,“非鋼産業貢獻30%的利潤是比較合理的區間”。

  降低採購、貿易及物流成本,在營銷上下功夫,是鋼企破解微利困境的重要一環。今年1月,沙鋼投資300億元建鋼鐵物流園。“一方面是使沙鋼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另一方面減少採購時間及成本,使客戶與沙鋼的産業鏈、供應鏈聯絡更加緊密。”高文平介紹,物流園將集現貨和期貨交易、剪切加工、進出口保稅、電子商務及金融擔保質押為一體,投運後年營業收入可達2000億元。

  專家表示,當前做強鋼鐵主業,既要從源頭控制原材料採購成本、在企業內部挖潛增效,更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延伸主業産業鏈。最近,省內知名鋼企已紛紛行動:淮鋼特鋼與亞星錨鏈合作,共同研發高附加值的係泊鏈用鋼,打造國內最大的船用錨鏈鋼供應基地;興澄特鋼進入國防、海工、高鐵用鋼及先進機械製造領域,並攻關超純凈精煉技術。“通過綠色製造、技術改造,實現增利增稅不增量,3年內鋼鐵主業收入突破500億元。”興澄特鋼總經理張文基昨天透露了這一目標。

熱詞:

  • 武鋼
  • 鋼鐵主業
  • 養豬
  • 鋼産量
  • 鋼産業
  • 全球鋼鐵
  • 鋼鐵企業
  • 微利
  • 中國鋼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