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散戶、私募、基金,只要是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投資者,莫不被去年一年股市的下跌深深傷害。那麼,理財必須依賴股市嗎?未必!3月13日,有專家提出了“綜合財富管理”這一新概念,對中國人炒股理財的慣性思維提出了挑戰,併為尚在股市中沉浮的投資者指出了另一條出路。
提出這個概念的,是中國國際期貨(博客,微博)有限公司深圳寶安營業部總經理林長江。上週二晚,深圳商報記者同多位投資者與林長江進行了交流。
記者:您怎麼看股市變動對投資者的影響?全球股市動蕩時,為什麼看起來我國的投資者更容易受到影響?
林長江:我就以剛過去的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談談我國投資者的理財誤區。
若投資者在金融危機時進行了多頭投資,選擇股票多頭、房地産多頭、債券多頭的組合這類資産,必然會大虧;在當時全球股市、房地産、商品暴跌的環境下,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也會出現大虧。可以説,當時我國很多股民的虧損原因都是相似的。
賺錢的會有誰呢?是採取了投資多空組合的投資者,他們選擇了投資股票多頭與股指期貨空頭、房地産多頭與房地産衍生品的空頭,以及加對衝基金的組合;此外,也有期貨投資者在商品暴跌、股市暴跌的情況下盈利了。
這個案例就能夠很好地説明我國投資者的理財誤區。他們對衍生品有誤解,對衍生品在規避風險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認識不足,偏好單項的做多資産,不能夠很好地運用避險工具。這些問題在全球經濟與全球金融市場進入大動蕩期的時候體現得非常明顯,使得我國投資者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引入避險資産。既然單一做多不能夠應對動蕩格局,投資者就要考慮投資期貨、期權或者對衝産品。
記者:也就是説,如果引入了做空機制,就能改變投資者看股市臉色吃飯的局面了嗎?
林長江:的確,以前沒有做空機制的時候,股市一旦變臉,出現暴雨天、颱風這類災難性天氣,股民只能自認倒楣、默默承受,這讓投資者處在非常被動的地位。而現在中國股市出現再融資融券、轉融通、ETF,特別是2010年推出的股指期貨,為證券投資者優化風險管理、創新盈利模式、優化交易策略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這就意味著:只要有了足夠有效的多空的套利與對衝策略,投資者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
記者:具體應該怎樣操作?有沒有推薦的操作手法?
林長江:如果資金量較大,投資者可以考慮一種相對靈活的投資方法,即:60%的資金投于A股組合;20%左右的資金用於適時策略做空股指期貨,以此來對衝階段性下跌風險;剩下10%~20%用於股指期貨的投機交易。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股指期貨不能用傳統保值方式,而應該用策略型對衝。也就是説,投資者應該採取階段性做空和階段性平倉。一般來説,現在的機構投資者偏好採用“α套利”,即選定一批估計能夠跑贏大盤的股票,同時沽空期指。
投資者可以考慮這類可能的投資模型:建立股市和期貨市場兩個賬戶,股市做多、期貨市場以做空為主。當股市下跌時,賣掉股票,增加期貨賬戶資金;當股市上漲時,期貨平倉,增加股市資金。當股市下跌趨勢可以確認,清倉股市賬戶,增加股指期貨沽空倉位,股市越跌,收益越大。但決不把所有資金放到期貨市場。最多不超過總資産的30%,同時嚴格執行止損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