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明年全國113個城市要測PM2.5,省環保廳近期公佈方案
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自去年底以來備受關注的PM2.5終被納入國標。前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會議還明確了新指標的監測時間表,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省會城市要在今年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等項目監測。
記者昨日從廣東省環境監測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廣東正在密鑼緊鼓地研究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指標的監測和發佈方案,並將在近期由省環保廳公佈相關細節。而經過數個月的準備,廣東省原來相對薄弱的非珠三角地區的監測能力也有所改善。全省將較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務。
1
政策解讀
減排指標上升 劍指工業與尾氣污染
根據國務院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等項目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國家為何選擇在此時發佈空氣質量新標準?有分析人士認為,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之際,“PM2.5”的“華麗變身”料能為各類民生議題的討論添加熱度,並將明晰“促民生”的執行標準:民有所呼官必有應。
此外,對於與PM2.5、臭氧生成密切相關的氮氧化物排放,一年來的減排效果並不明顯。這也為國家儘快出臺空氣質量新標準,倒逼大氣污染治理堅定了決心。氮氧化物是“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增的減排指標之一,目標是5年內降低10%。但據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近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時透露,去年前三季度,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7.2%。
而電力、機動車尾氣、水泥被稱為氮氧化物的三大來源。根據環境保護部日前發佈的2011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我國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汽車産銷第一大國,“十一五”期間,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增長態勢,由1.18億輛增加到1.9億輛,平均每年增長10%,已經是大氣環境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之一。其中,20.2%的車輛為“黃標車”卻排放了70.4%的氮氧化物和91.1%的顆粒物,成為灰霾頻繁發生的元兇。
而目前,電力、水泥等高排放行業都相繼出臺了“十二五”減排目標,並進行了多年的落後産能淘汰工作,唯有城市PM2.5排放大戶的汽車尾氣,尚缺乏統一有力的約束措施。
專家認為,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新標準發佈的同時,前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突出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提高車用燃油品質與機動車排放標準。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註冊運營的“黃標車”。會議還要求,推進電力行業和鋼鐵、石化等非電行業二氧化硫減排治理。加快燃煤機組脫硝設施建設,加強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治理。
2
政策解讀
迎來産業盛宴388個地級以上城市監測設備投入將達20多億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為切實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要加快淘汰電力、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業的落後産能”。
落後産能的淘汰往往就是新興技術的投資良機。這令投資者和券商嗅到了“PM2.5背後的盛宴”。正如廣東省環境監測的專家指出,“大氣污染治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降低PM2.5濃度必須大幅度調整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加快産業轉型淘汰污染嚴重企業,加強機動車污染控制並同步提升機動車排放控制標準和車用燃油品質,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四種主要大氣污染物採取協同控制措施。在繼續加強電廠脫硫的同時,需要加強電廠脫硝、VOC治理、黃標車逐步淘汰等強化措施。
華泰聯合證券調研報告推斷認為,除塵、脫硫、脫硝類相關上市公司龍源技術等將間接受益。
“這些政策對工業除塵領域的上市公司也構成利好。目前,80%的火電機組已安裝除塵器,但根據《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有94%的火電除塵器需改造後方可達標。”長城證券認為,人們對PM2.5關注度的提升,有望加快火電除塵器的升級和非火電行業除塵器覆蓋的進度,從而給行業帶來快速發展。
而在城市,控制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對降低大氣中PM2.5微粒有決定性作用。從這個角度分析,生産汽車尾氣凈化裝置、催化劑的企業或將受益。“新能源電池”板塊也被認為是活躍品種。
當然,原來少人關注的PM2.5的監測設備企業,更迅速成為“香餑餑”。據南方日報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正接受申報的2012年度省級環保專項資金,將重點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地級市PM2.5等監測能力建設。而全省97個國控點預計需要投入1億元購置PM2.5監測設備。根據環保部初步估算,全國388個地級以上城市在PM2.5監測設備上的總投入需20多億元。
3
本地動向
廣東要提早實現全省監測嚴格的行業排放標準已出臺
按照環保標準執行的慣常操作,《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經國務院常務委員會同意發佈,程序上還要由國家環保部正式發佈實施,不過歷經近4年修訂的新標準正式經國家最高層面的通過,可以表明實施的時間已經箭在弦上。
事實上,在去年全省環保大會結束不久,廣東也公佈了新標準的監測時間表。在今年1月頒布的《廣東省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也做了明確規定,“2012年珠三角地區按照國家空氣質量”新標準“要求開展監測;2013年全省環保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按照”新標準“要求開展監測;2014年全省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按照”新標準“要求開展監測。”
也就是説,全省將較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務。《規劃》還透露,全省所有監測點實現與省直接聯網,在數據採集和傳輸以及平臺監控上進行整合,實現全省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大聯網。
至於PM2.5的數據發佈問題,去年底,省環保廳在發佈會上表示,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珠三角先行先試的原則進行,“國家公佈新的空氣質量標準之日,很快就是我們發佈之時。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16個站點將率先進行評價並向社會公佈。”
如今國家已公佈新的空氣質量標準,PM2.5數據能發佈嗎?省環境監測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正在密鑼緊鼓地研究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數據的發佈方案,希望能較快時間按照國家要求發佈,也可能考慮參考北京等先公佈小時值的方法,併發布一些健康指南。
據省環保廳去年底透露的情況,我省現有97個環境空氣質量國控監測點。穗深兩市所有國控監測點全部具備了新標準的監測能力,其中廣州有10個、深圳有8個。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城市目前基本不具備“新標準”要求的監測能力。
對於現狀,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經過多個月的準備,目前一些地市的監測能力也較去年底改善。
“監測只是手段,治理才是關鍵。”專家們表示,美國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十年間美國PM2.5濃度大約降低了27%,可以預見,未來我省的大氣治理還將“打持久戰”,一批行業的環保排放標准將更為嚴格,並倒逼其轉型,給綠色新興的技術和産業騰籠換鳥。
■鏈結
30年空氣質量標準三度收緊
隨著公眾對環境重視程度愈加提高,空氣環境監測也經歷了愈加精細化的過程,監測顆粒越來越細、微小,但每一次跨越都幾乎經歷了長時間試點到全面推廣的週折。
早在1982年,我國就制定併發布了首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標準》並開展空氣質量評價,最初監測的污染物叫降塵,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大顆粒物。到上世紀80年代,技術上只能測到總懸浮顆粒物(TSP),沒有儀器能檢測出PM10,更沒有聽説PM2.5。
上世紀80年代末,被稱為“飄塵”的固體顆粒物PM10才作為空氣質量檢測項目列入國家指標,但受儀器設備限制,PM10要全天監測,採樣器古老,數據並不十分精確。直到1999年下半年,才在北京等大型城市開始監測並公佈PM10數據。
2008年,環保部下達了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項目計劃。但直到2010年10月,才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和預報技術規定》中首次增加臭氧、PM2.5等評價指標對空氣質量狀況的影響等多個方案進行了測算。而PM2.5納入國家標準的呼聲高漲,則源於2011年下半年,北京等地持續多日的灰霾天氣成為了導火索。環保部門與外國機構公佈的空氣質量結果大相徑庭,被行內專家關注多年的PM2.5終被網絡引爆,並通過輿論進入廣大民眾的視野。去年11月16日,環保部終推出醞釀多年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公開徵求意見。去年12月,環保部原則性通過二次徵求意見稿。今年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