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人口紅利衰減 用工荒"呼喚終結"廉價用工"時代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直以來,人口紅利被認為是造就中國增長奇跡的重要源泉。然而,近些年波及大江南北的“用工荒”無疑傳遞出一個明確訊號: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幾十年來支撐我國經濟高速運轉的人口紅利開始衰減。

  當人口紅利漸行漸遠,用工矛盾時隱時現,我國經濟該如何應對:是抱殘守缺,還是斬尾求存?不少産業界人士和專家認為,“廉價用工”時代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提高生産效率,向産業鏈高端謀變迫在眉睫。

  人口紅利創造中國傳奇

  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除得益於高效的體制機制和豐富的資源稟賦外,還得益於充沛的勞動力供給。改革開放30多年來,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價勞動力大軍,我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據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統計,勞動力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6.8%,也就是説,僅人口紅利一項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達1/4強。

  我國轉軌時期的經濟增長充分利用了人口紅利。據江蘇南通一位陳姓建築包工頭回憶,十幾年前,他經常組織人馬到外地接工程。“那時候,出了正月十五,在附近幾個村招呼一聲,就能拉上百來號人。到東北幹上大半年,每人分五、六千塊錢回家,大家都很高興。”

  今年60多歲的陶炎平是江蘇常熟一家紅木傢具廠老闆,上世紀90年代是他的“黃金期”。那時他雇上兩名木工、兩名雕花工和一名油漆工,吃住都在廠裏,每個月用於員工工資的支出只有3000多元。正是靠著那一時期的資本積累,他在農村蓋起了兩層小樓,幫兒子在市區買了房子。

  “在整個改革開放期間,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持續增加,比重不斷攀升,這種人口結構特徵保證了經濟增長過程中勞動力的充分供給,突出表現是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非農産業轉移,同時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張二震分析,由此形成的人口紅利延緩了資本報酬遞減的過程,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額外的源泉。

熱詞:

  • 人口紅利
  • 經濟增長
  • 人口與
  • 黃金期
  • 廉價勞動力
  • 人口結構
  • 貢獻率
  • 中國傳奇
  • 雕花
  • 勞動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