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客觀來看,經過三年的公私合作經營,古窯景區建設和收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變化。
誠如陳武平所介紹,他解決了古窯瓷廠以及原景德鎮知名的十大瓷廠一部分人的就業。窯係的建設和恢復,使得一些傳統制瓷技藝得以保存。管理者活躍的經營思路,令古窯成為景德鎮的一張名片。
由於文化、文物類資産所特有的歷史性、民族性和傳承性,其産權界限較難界定,完全的私有化存在較大爭議;原來的國有經營管理體制又缺乏活力;因此,介於兩者之間的承包經營,或者合作經營較為普遍。
這種被稱為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的公私合營模式,在國內許多景區盛行。相比整體改制或MBO,這種模式,看似在保證所有權的公共屬性方面,更為安全。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PPP模式往往演變成一種不徹底的私有化。在保持公共産品屬性,以及私營資本的逐利要求方面,往往遭遇兩難。私營資本的逐利要求,一旦遇到與文化和文物保護的國家政策相衝突,是進是退,該取該舍,考驗着當政者和私營業主的邊界把控能力。
關鍵是,文化、文物體制改革仍在摸索中前進,政策面臨不斷變換的風險。同時目前仍缺乏一個整體的管理機制和執行機構。
政策不確定性、管理體制和機構的不健全,是參與文化體制改革的民營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企業家對此需要有更高的法律意識,追求合理的投資回報,並努力尋求制度保障,尤忌與權力共舞而忽視規範和規則。
與一般景區不同的是,古窯景區還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對於文物和遺址是否應在生産中保護,以及文化遺産的産業化,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曾説:“有一種觀點,似乎文化遺産被産業化了,賺到錢,就是得到了重視,起到了作用。這是錯誤的。文化遺産一旦被産業化, 就難免被按照商業規律解構和重組。能成為賣點的便被拉到前臺,不能進入市場的則被擱置一旁。”
此番話,不僅僅為景德鎮之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