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
導讀:最新一期《經濟學人》1月21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國家資本主義在崛起》。在很多新興經濟體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大型國有企業,它們迅速壯大,對這些經濟體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也會造成危害,須引起注意。
過去15年,大型國有企業的總部正在改變著新興經濟體的城市。中國中央電視臺新總部大樓橫跨在北京的天際線上;88層樓高的雙子塔大廈是馬拉西亞石油公司的總部,高高地聳立在吉隆坡;俄羅斯外貿銀行是俄羅斯銀行業的巨無霸,它的總部位於莫斯科金融區的核心位置。這些建築物標誌著一種新混合模式企業的崛起,他們依靠政府支持但是卻像私有跨國企業一樣運作。
國家資本主義不是什麼新概念,東印度公司就屬於這種形式。但是我們本週要特別報道的是,這種形式正在強勢回歸。90年代,在新興市場大多是國有企業都比政府部門規模要小,當時人們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會關閉這些企業或者將其私有化。然而,事實證明,他們不但沒有消弱,還佔據了主要産業和主要的市場。按照儲量計算,世界上最大的10家石油公司都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佔據了中國上市企業市值的80%,俄羅斯為62%,而且他們還在繼續擴張。看看新興經濟體的新産業和新的巨頭:比如中國移動有6億用戶。在新興經濟體,有政府背景的企業獲得了2003年到2010年全部外國直接投資的三分之一。
國家資本主義在西方正在萎縮,而在新興經濟體卻方興未艾。中國不再認為國有企業是通往自由資本主義的過度形勢,他們認為它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他們認為自己重新設計了資本主義並且讓其更好的運行,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開始認可這種形式,比如曾經在90年代支持私有化的巴西政府正在參與像淡水河谷公司和巴西石油公司這樣的企業的經營,同時督促小公司合併組建成國家型的大企業,南非也開始考慮這種模式。
這種趨勢提出了兩個問題:這種模式能成功麼?它會對新興市場以及其他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國家資本主義的支持者認為這種模式可以保持穩定的增長。90年代俄羅斯在葉利欽統治下瘋狂的實行私有化,給很多新興經濟體敲響了警鐘,他們開始意識到政府能夠緩解資本主義和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通過提供像道路橋梁這樣硬的基礎設施,還可以組建旗艦性企業這樣軟的基礎設施。
比如新加坡的李光耀政府就是這個思想最早的實踐者。他准許外國企業進入同時也執行西方的管理理念,但是政府卻擁有大量企業。現在實行這個模式的領軍國家是中國,國家和企業之間的緊密關係在下周聚集了世界精英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將一覽無余。在西方國家這邊,政府代表的意見通常和私人部門相悖,而中國代表這邊,兩方的意見基本一致。
這種新模式與半個世紀前在英國和其他地方災難性的國有化不一樣。中國的建築公司在世界各地贏得合約。最好的國有企業都把目光投向國外,通過在國外上市或者兼併外國公司獲取所需的技術。政府也有選擇的控制企業,中國政府放鬆了對經濟的管制,他們只關注主導産業。
然而這種模式存在很多缺點。當政府支持一些企業的時候,其他企業必然受到冷落。2009年,中國移動和另一個國有大企業中石油的利潤共330億美元,這比中國私營企業500強的全部利潤都多。國有企業正在攬取資本和人才,而這些資源如果被私營企業使用將有更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國有企業使用資本的效率要低於私營企業,增長速度也更慢。在很多國家,受寵愛的大型國企浪費著大把大把的資金,而很多企業家卻為籌集資金焦頭爛額。
這樣做的代價正在增加。國有企業善於複製別人的東西,部分原因是可以利用政府的支持獲得他們需要的技術。但是正因為是複製別人的東西,因此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同小企業相比,國有企業更加謹小慎微,世界上最好的創意中心通常為一些小的初創企業形成的網絡。
這種模式同樣不穩定。只有在有能力的政府領導下,國家資本才能正常運轉。很多亞洲國家做不到,南非巴西也做不到,而印度煤炭公司也絕對談不上高效。事實證明,國家資本主義最終都會讓有關係的內部人而不是有能力的外部人得益。
崛起中的國家通常通過國家行為來開啟經濟增長:考慮下50年代的日本和韓國,1870年前後的德國以及獨立戰爭結束後的美國,但是這些國家不約而同的發現了這種模式的缺陷。
但是這種模式的缺陷在多年以後才會暴露,換句話説,可能引發很多問題。比如在新興經濟體的投資者要十分小心。一些人可能投資了像企業一樣的政府,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政府非常多變,他們很少關注小股東的利益;另外一些人可能發現他們在新興市場的子公司正和有政府背景的企業競爭。
另一個危險是這種模式對全球貿易體系的衝擊,共和黨候選人表示如果入主白宮,第一件事就是宣佈中國操縱匯率。當一些企業明裏暗裏享受政府的袒護時,貿易就很難實現公平。西方政治家對這些國家偏袒自己企業的行為已經失去了耐心。
對於想在世界有一席之地的發展中國家,國家資本主義有很強的吸引力。這種模式讓他們擁有私營企業很多年才能建立起來的實力,可是造成的危害要遠遠高於産生的收益。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也為了世界貿易的利益,這些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應該減少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將其轉給私人投資者。如果這些公司像他們説的那麼好的話,就應該不再需要政府的支持。(鹿城/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