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美國債:吞噬各國外匯的“黑洞”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1: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向松祚

  這表明,隨著歐債危機日益深化和全球經濟復蘇持續放緩,美元霸權和美債陷阱得到進一步強化。

  早該垮塌的美國債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元霸權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格局不僅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美元地位反而得到提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數據,2010年底,美元佔全球官方外匯儲備資産比例依然高達65%,只比全球金融危機前(2002—2003年水平)的66%略有下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各國中央銀行沒有大規模拋售美元資産(美國國債),相反,它們加速購買美元資産。“兩房”(房利美和房貸美)被美國政府接管之後,各國大量減持了此類政府支持機構發行的證券,卻大幅度增持了美國政府債券,尤其是短期國債。

  目前全球所有債券中,以美元計價和交易的比例依然高達45%,以歐元計價和交易的比例達32%,與危機前沒有變化。全球所有外匯交易總量裏,以美元為對手貨幣的比例高達86%,歐元佔38%,與危機前沒有變化。全球有68個國家將貨幣與美元挂鉤或固定,27個國家將貨幣與歐元挂鉤,與危機前大體相當。

  美元霸權不斷強化的最顯著特徵,是美國國債市場的不斷壯大。如果我們以普通思維邏輯和慣常標準來觀察和審視美國國債,它似乎早就走上了不可持續的道路。

  美國國債與GDP之比遠超國際公認警戒線。2011年8月,即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級別之時,美國國債達到14.29萬億美元,與GDP之比接近100%,其中公共持有債務為9.74萬億美元,與GDP之比亦高達65%。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到2021年,美國國債與GDP之比將達到9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則遠為悲觀,到2015年,美國國債與GDP之比就將達到100%。

  美國政府實際債務總量要比14.29萬億美元大得多。2010年底,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阿特曼估計美國政府實際債務總量高達31萬億美元。當然,還有高得多的估算,譬如著名“債券大王”格羅斯估計美國實際和隱形債務總規模超過80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收入、支出、赤字與GDP之比均嚴重惡化。2000年之前,美國聯邦政府收入與GDP之比平均約為20%,目前已經下降到15%。聯邦政府支出與GDP之比則上升到25%,赤字上升到GDP的10%左右。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未來10年,聯邦政府每年財政赤字不會低於1萬億美元,累計將超過10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外債佔比超過50%,外國政府和投資者持有大約5.5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壟斷全球的“美式武器”

  儘管各種指標都表明美國早就“應該”陷入債務危機了,儘管標普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級別,儘管各國對美國國債“愛恨交加”,抱怨、憤怒、指責之聲不絕於耳,美國國債卻成為比黃金還要優良的投資天堂和避險工具。適用於一般國家赤字與債務的理論邏輯和國際標準,並不完全適合美國國債,個中秘訣就是“美元悖論”和“美債陷阱”。

  簡而言之,美國國債市場規模越大、流動性越高,就越具有“鎖定效應”和“規模效應”,就越具有壟斷性。龐大的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流動性和安全性最好的債券市場,美債是各國政府和主權財富基金最主要的投資品種。

  美國資深金融外交家、哈佛大學教授理查德科伯説過:外國投資美國國債越多,就越難以自拔,美元債市流動性就越高,各國外匯儲備投資就越是別無選擇。事實上,美國國債市場已經成為吞噬各國外匯儲備的“巨大黑洞”。

  憑藉美元霸權和美債陷阱,美國可以非常方便地為自己的三大赤字融資(財政赤字、經常賬戶赤字和國際收支赤字),可以肆無忌憚地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債務貨幣化,向全球徵收通貨膨脹稅和鑄幣稅,卻不用擔心國內通脹。最近美債收益率降低到近乎“零”水平,意味著各國心甘情願為美國赤字免費融資。

  美國所擁有的貨幣金融優勢,正是眾多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致命困境。美元霸權、美元悖論和美債陷阱恰像套在新興市場國家身上的沉重枷鎖。美國憑藉美元霸權和美債陷阱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則是新興市場國家輸入性通脹的主要根源。因此,從新興市場國家和全球整體經濟立場上觀察,美元霸權和美債陷阱才是全球經濟所面臨的真正威脅。

  2008年以來,以美聯儲為首的發達國家央行反復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局面愈演愈烈。與此相應,全球流動性過剩和資産價格泡沫已經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許多新興市場國家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8%、甚至進入兩位數水平。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流動性過剩刺激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工業金屬和礦産、糧食價格持續大幅度飆升,輸入性通脹成為許多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嚴峻困難。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還導致全球匯率急劇動蕩和國際熱錢肆意橫行,“貨幣戰”、“匯率戰”之呼聲甚囂塵上。貨幣戰、匯率戰、貿易保護主義、投資保護主義成為制約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障礙。

  概括一下,發達國家高赤字和高債務、以美聯儲為首的發達國家中央銀行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匯率急劇動蕩、國際投機熱錢肆意橫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漲和高位運行,是未來全球經濟面臨的五大主要風險,總根源則是美元霸權和美債陷阱。

  美債危機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美國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國債紀錄屢創新高,在2010年底突破了14萬億美元大關。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發債餘額僅剩2180億美元時,美國國會未就提高上限達成一致。在2011年5月,美國國債觸及國會所允許的14.29萬億美元上限。7月31日,經過艱苦談判,美國兩黨終於在提高債務上限方面取得共識。

熱詞:

  • 美國國債
  • 債收益率
  • 黑洞
  • 流動性過剩
  • 普通思維
  • 美國政府
  • 外匯交易
  • 美國國會
  • 霸權
  • 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