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未來仍須以投資為主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今天(1月15日)在北京表示,“我現在要正本清源”,中國在未來長時間內必須仍以投資為主,而不是消費。

  林毅夫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2012朗潤‘思辨’圓桌”論壇上提出,中國作為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依然面臨著産業升級、增加人均收入等發展中的基礎問題,這些必須依靠投資才能達到,消費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而且,中國增加投資也可以帶動全球經濟。同時,需要吸取歐美教訓,歐美都是因為過度消費才形成此次危機的。

  不過,他也強調,中國的消費比重確實偏低,還有增加消費比重的空間,但不能用拔苗助長的方式,過度強調消費。

  林毅夫表示,由於中國依然處於發展中階段,因此短期用反週期政策的空間比較大,産業升級、城市化、環境優化等,使得投資空間很大,所以中國在歐美經濟長期疲軟的情況下,在未來10年、20年“風景這邊獨好”。

  而且,他認為,中國國內可以動用的資金也很多,政府財政和民間儲蓄率都很好,外匯儲備也高達3萬億美元,這些資金可以支撐中國長期的經濟增長。未來20年中國還可以實現GDP平均每年8%的增長。“按照比較優勢,利用後發優勢,形成競爭優勢,維持快速穩定增長的條件是充足的。”

  他預計,以PPP(購買力平價)計算,2030年,中國人均收入至少是美國的50%,經濟規模是美國的兩倍;按市場匯率計算,2030年,經濟規模至少與美國相當。

  對於國際經濟,林毅夫認為,未來20年,國際經濟環境都比較差,有可能陷入低迷的20年,任何解決危機的方案都是在買時間,不能解決長期問題。

  他説,主要發達國家還將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不過,産能過剩促使資金投向投機性的領域,未來股票虛熱將會不斷出現,大宗商品價格也會出現虛高。

  他表示,由於歐美日都已經經歷了發展中階段,發達國家各自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空間不大,因此需要超越凱恩斯主義,建立全球性的反週期計劃以創造需求,尋求“長期提高生産率、經濟增長率,短期增加需求”的辦法,但目前沒有“全球宏觀經濟學”,在現有理論框架下這種理念不容易被接受。

  此外,林毅夫也加入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爭論。他認為,以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定位人民幣政策目標是值得商榷的,所有政策都必須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為目的,目前中國居民收入水平仍不高。

  他表示,貨幣國際化的另外一個條件是金融市場必須強大,但是中國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金融必須服務於實體經濟。而且,目前中國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因此更應該發展中小金融機構,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機構做大做強。

  成為儲備貨幣還需要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可自由兌換,林毅夫強調,中國現在不能追求人民幣資本項目兌換自由化,目前全球流動性充裕,在其它經濟體沒有投資途經的時候,必然衝向中國,催生中國資産泡沫化,對中國經濟不利,(在這種情況下)“資本項目開放是自毀長城”。-

熱詞:

  • 林毅夫
  • 資本項目
  • 購買力平價
  • 虛高
  • 環境優化
  • 貨幣國際化
  • 人民幣國際化
  • 實體經濟
  • 外匯儲備
  • 宏觀經濟學
  •